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野火病是一种烟草细菌性病害,是烟草主要叶部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能够通过空气、雨水等传播,具有爆发性,近年来野火病在烟草上的发生有加重趋势。但是烟草野火病的发生对烟草产量产值以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少,生产上尚不能根据野火病的发生程度对烟叶产量产值的损失及品质的影响进行评估。目前,烟草野火病的防治以化学药剂为主,化学药剂防治野火病存在病原菌抗病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烟草野火病对烟叶产量产值及化学成分的影响,评价了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对野火病的直接抑菌效果,评价了两种微生物菌剂对烟草野火病室内、大田防病效果,并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对烟草防御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野火病不同发病等级对烟草产量产值及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通过对0、1、3、5、7、9级野火病叶片进行产量测定和产值评估,进一步测定各处理的烟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野火病1、3、5、7、9级时,下部叶产量损失率分别为3.00%、7.93%、10.49%、13.78%、17.87%;中部叶产量损失率分别为1.60%、10.88%、12.47%、15.12%、20.49%;上部叶产量损失率分别为4.7%、10.43%、12.36%、16.53%、18.51%;当野火病为5级时,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产值损失率分别为50.95%、41.73%、47.01%。通过连续流动法测定所采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结果显示,感染野火病的烟叶的总植物碱含量、总氮含量、钾含量随着野火病发病等级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而还原糖、总糖含量随着野火病发病等级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野火病的发生对烟叶化学成分影响较大,使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变差。2.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对烟草野火病菌的直接抑菌效果明显通过滤纸片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两种拮抗微生物菌剂对烟草野火病菌的抑菌效果,推荐使用低浓度时,0.18g/L农用硫酸链霉素、100亿芽孢/L枯草芽孢杆菌、50亿芽孢/L多粘类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1.5mm、21.2mm、21.4mm,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抑菌效果分别为72.13%、71.64%、71.91%;推荐使用高浓度时,0.36g/L农用硫酸链霉素、200亿芽孢/L枯草芽孢杆菌、100亿芽孢/L多粘类芽孢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3mm、23.5mm、22.1mm,各处理间也未达到显著差异,抑菌效果分别为74.23%、74.41%,72.87%。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对野火病菌的直接抑菌效果与农用硫酸链霉素相当。3.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能够提高烟草防御酶活性,室内控病效果较好枯草芽孢杆菌、接菌+枯草芽孢杆菌能提高烟草PAL活性;第1-11d枯草芽孢杆菌、接菌+枯草芽孢杆菌、接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的PPO活性相比于清水对照得到显著提高;第3d所有处理的CAT活性相比于清水对照显著升高,第7-11d接菌+枯草芽孢杆菌、接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相比于清水对照显著提高;第9d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接菌、接菌+枯草芽孢杆菌、接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相比于清水对照POD活性分别提高了0.55倍、0.60倍、1.21倍、1.21倍、1.08倍。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第21d农用硫酸链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治疗效果分别为62.85%、64.24%、59.67%,农用硫酸链霉素、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的预防效果分别为68.08%、65.88%、57.12%。两种拮抗微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烟草防御酶活性,提高烟草抗病性。4.枯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对野火病的大田防治效果分别为73.58%、67.49%经4次大田喷施处理,第四次处理后7d,枯草芽孢杆菌、农用硫酸链霉素、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对烟草野火病的防效分别为73.58%、71.07%、67.49%,枯草芽孢杆菌、农用硫酸链霉素、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产量相比于清水对照分别提高了15.85%、9.70%、7.80%,产值分别提高了22.55%、11.93%、11.17%,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不论从烟叶产量产值还是烟叶的品质方面,野火病对烟叶危害不容忽视,通过抑菌试验、酶活性测定试验、室内盆栽试验、大田控病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对野火病控制效果均较为理想,枯草芽孢杆菌和多粘类芽孢杆菌两种菌剂可以应用在生产上防治烟草野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