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防范金融危机一直都是全球金融关注的热点。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都表明,在高度关联的金融体系内,传染效应已经成为银行业危机的主要特征之一,当存在大量的共同风险暴露时,一个意外的冲击导致的个别银行的破产会通过关联传播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此外,自1998年我国住房体制改革以来,房价一路飙升,其价格泡沫极易触发金融风险,而在房地产资金渠道过度依赖银行信贷的体制下,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容易引发银行业危机。因此,本文的研究从风险冲击源识别、风险传染测度、风险防范三个方面展开。在风险冲击源的识别上,本文以分析我国银行业所存在的共同冲击要素为基础,选取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冲击这一冲击要素作为研究视角,以情景分析法作为宏观压力测试方法,以房地产相关贷款作为银行共同风险暴露,考察银行系统在假定的损失率下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找出各个年度的破产阀值。在风险传染的测度中,本文分析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作用方式和渠道,同时使用我国20家商业银行2008年-2014年的年报数据,运用矩阵法估算了不同银行之间的双边风险敞口矩阵,以房地产冲击下银行间系统性风险传染为研究的角度,对银行风险传染效应进行了模拟实验。最后在风险防范的研究中,本文突破以往研究文字性描述的局限,通过提高不同比率的银行资本量和降低风险暴露头寸等途径来进行风险防范研究的实证,以此检验其防范银行间系统性风险发生和传染的有效性。本文得到的研究结果:(1)房地产市场波动的冲击下,银行的偿债能力越弱,其受到的影响就越大,越容易发生破产,同时,在损失率达到一定阈值时,便具有传染性。(2)我国银行间市场上存在着显著的风险传染效应,这种传染效应对我国银行间系统性风险有着较大的影响。(3)根据2008年-201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抵御外部冲击和应对风险传染的整体逐年增强。(4)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大小与损失率的高低、初始倒闭银行的重要性有着重要的联系。(5)我国银行体系承受风险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承受限度,一旦突破某个临界值,就会出现系统内的银行的破产倒闭危机。(6)提高资本金和和降低风险暴露头寸两种途径都可以有效地降低破产损失率的阀值,起到风险防范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