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并购重组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获取战略机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并购来提高公司价值,这使得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也成为热点问题。 然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不完善,上市公司大多面临融资约束的困境,这使得企业现金持有的动机非常强烈,因而影响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并购支付方式作为并购交易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关系到并购交易能否成功,并对并购后企业绩效产生影响。本文主要研究融资约束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并引入中介效应理论,探究支付方式在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中发挥的中介作用。 本文首先对融资约束、支付方式及并购绩效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以现金持有需求理论、自由现金流假说、信号理论及风险共担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其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并建立实证模型。然后,选取了 2013-2015 年沪深两市 A 股上市公司 755个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 OLS 线性回归分析,研究了融资约束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支付方式作为中介变量对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关系的影响。 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存在融资约束的公司相比非融资约束的公司来说,并购绩效更高;(2)当主并公司存在融资约束时,较少选择使用现金支付方式;(3)采用现金支付的主并公司,并购绩效更差;(4)通过中介检验流程得出支付方式在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为了提高并购绩效,融资约束公司应优先选择股票支付方式。最后,根据相关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