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银行公会成立于1931年9月,至抗战爆发,其内部运作制度日趋完备。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量国家、省、地方及商业性质的金融机构随之迁渝,与重庆原有的金融机构一道共同营造了重庆金融业的繁荣昌盛局面,奠定了重庆成为战时大后方金融、经济中心的地位。与此同时,重庆银行公会的会员行日趋扩充,内部人事组织,运作制度渐趋完备,使重庆银行公会得以在战时正常运作。抗战爆发后,中国进入非常时期,重庆银行公会为了适应战时局势的变化,协助国民政府贯彻执行战时金融法规,与日伪当局开展货币金融战,并积极参与战时劳军献金、社会救济及扶助地方生产建设事业等活动。
本文认为,抗战时期重庆银行公会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总体围绕以下两个原则进行,即:一是维持公会自身发展并极力为各会员行谋利益,二是配合国民政府进行抗战,这是由银行公会组织的自身职能与战时特殊历史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重庆银行公会综合考虑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在政府与会员行之间起了“上策下行,下情上达”的中介桥梁作用。抗战时期,重庆银行公会所进行的活动远远超出了金融、经济范畴,同时兼具政治和社会影响力,在地方经济建设、支持抗战及金融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