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锡共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zd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TiO2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它能将环境中存在的微量有机物降解为无污染的无机物,还能杀死细菌病毒,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新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对其光活性影响的研究,制备过程对晶相比例、粒子形貌和比表面积的影响,光催化反应机理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仍是当前光催化领域要面对的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将围绕上述光催化研究领域的几个热点问题,对铜锡共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硬脂酸法制备和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采用硬脂酸法,分别制备了纯TiO2、Sn-TiO2及Cu-Sn共掺杂TiO2,通过X射线衍射、差热-热重分析、BET和扫描电镜等一系列分析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表征,最后以苯酚模拟废水为目标降解物,在15W紫外杀菌灯(λ=254)照射下,系统考察了煅烧温度、掺杂比例、pH值等几个因素对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探索出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及最优工作环境。研究发现煅烧温度对纯TiO2的光催化活性和晶体结构有较大影响。纯TiO2经300℃-500℃煅烧得到的粉末晶体为单一的锐钛矿相,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而400℃煅烧制得的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高;当煅烧温度为650℃时体系中出现了金红石相,至800℃催化剂晶体中的大部分已由锐钛矿转变为金红石相,此时光催化剂基本丧失了光催化活性。在Sn掺杂的TiO2体系中,煅烧温度和掺杂比例是影响其光催化活性的两个主要因素。当锡钛的摩尔比为0.05:1、煅烧温度为500℃时,此条件下制备的光催化剂活性最佳,其活性较纯TiO2有了显著提高。XRD和BET结果显示Sn的掺杂促进了TiO2晶型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温度,掺杂后煅烧温度为650℃时催化剂晶体中的大部分已由锐钛矿转变为金红石相。Sn的掺杂同时细化了TiO2晶粒,增大了其比表面积,进而改善了其光催化活性。当锡钛的摩尔比为0.05:1时,在500℃煅烧样品的XRD中检测不到Sn的衍射峰,当锡钛的摩尔比达到0.075:1时样品XRD中Sn的衍射峰明显。在Cu-Sn共掺杂TiO2体系中,Cu的掺杂强化了光生电子向催化剂表面的传递,Sn的引入为光生电子提供了受体,最终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有效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研究发现Cu、Sn的最佳摩尔掺杂量为n(Cu):n(Sn):n(TiO2)=0.0025:0.05:1,最佳煅烧温度为500℃,此条件下制备的共掺杂TiO2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纯TiO2、Cu-TiO2和Sn-TiO2。Cu、Sn的掺入引起了TiO2晶格的膨胀和畸变,延缓了TiO2的相变温度,有效抑制了晶粒的生长,使掺杂后的晶粒尺寸更细小,比表面积迅速增大,吸附底物的能力增强,进而提高了苯酚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苯酚初始浓度、pH及催化剂投加量对苯酚降解率有显著影响,当pH=4时、苯酚初始浓度为20mg/L、催化剂投加量为0.5g/L时苯酚获得了最佳的降解效果,经3小时的光催化反应,苯酚最终降解率达97.1%。
其他文献
NaTaO3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催化剂,由于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光腐蚀性,无毒等特性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但是由于NaTaO3禁带宽度大,催化活性低,限制了其进一步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生活和工作的重大问题,如何处理环境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上个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异相光催
氧化锆氧传感器是采用氧化锆固体电解质组成的对氧敏感的传感器。二氧化锆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高温力学性能、抗热震性能、高温导电性能及抗腐蚀性能等。氧化锆固体电解质
TiO2薄膜由于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活性而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TiO2薄膜的光催化技术步入实用化阶段还存在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和太阳光利用率等许多技术难题。通过多种改性手段改善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直接进行热电转换的功能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温差发电、温差制冷等。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紧张,新型能源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热电材料及热电模块
原丝的质量是决定碳纤维性能的关键因素,而原液及纤维的成形又是制取优质原丝的基础。原液的热力学性质及其从溶液到初生丝的转化——凝胶体的形成过程,对于原丝来说,十分重要。
围绕着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取清洁氢能源这一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论文对具有烧绿石结构的可见光响应催化材料Nd2InNbO7的制备、表征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系统
近年来,过渡金属原子或离子与小分子的反应在实验和理论上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主要源于这些研究能够提供一些根本的键催化活化信息。其中,大部分研究侧重于碳氢化合物(CH4,C2H
介孔材料SBA-15具有孔道结构规整,比表面积高,孔壁厚,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因硅氧四面体的电均衡性使得其表面缺乏酸催化活性中心;而固体超强酸SO42-/ZrO2以其酸强度高以及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