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ZnS薄膜制备及对CIGS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04468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光伏领域,晶体硅长期占据主导地位,CIGS薄膜太阳电池以其高效率、稳定性好、便于光伏建筑一体化而受到广泛关注。在CIGS太阳电池中通过Cd S缓冲层的引入减少了CIGS薄膜与TCO之间的能带失配,同时还可以实现一定的界面钝化作用。但Cd S缓冲层中Cd元素的有毒性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人们致力于寻找一种无Cd、成本低的薄膜材料,同时也能够降低CIGS薄膜与TCO之间的能带失配。Zn S薄膜材料被认为是代替Cd S薄膜的最优选择,目前利用Zn S薄膜作为缓冲层的CIGS太阳电池的效率已经达到了23.35%。基于此,本文分别利用SCAPS-1D软件和化学水浴法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不同厚度的Cd Zn S叠层薄膜和Zn S薄膜对CIGS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并从器件物理角度,分析了CIGS太阳电池性能随Zn S薄膜厚度变化的物理机制。首先,本文利用SCAPS-1D对比研究了Cd S薄膜和Zn S薄膜对CIGS太阳电池性能的影响;同时模拟了Zn S薄膜的厚度,缺陷密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能带结构和载流子角度分析,Zn S作为缓冲层可以获得与Cd S作为缓冲层的相当水平的高效率CIGS太阳电池,在Zn S薄膜厚度为40nm时,可以实现20.5%的转换效率。然后,通过化学水浴法(CBD)沉积制备了Cd S+Zn S叠层薄膜及CIGS太阳电池,通过SEM观察到:在CIGS吸收层表面,随着厚度增加,晶粒逐渐变好,完全覆盖了CIGS表面的孔洞。进而对制备得到的Cd S+Zn S叠层器件进行了I-V,EQE,C-V分析发现,随着叠层缓冲层厚度逐渐增大,载流子浓度从1.23×1016cm-3到1.5×1016cm-3,势垒变宽减少了载流子的复合,在Cd S薄膜厚度为30nm,Zn S薄膜厚度为39nm时,得到的Cd Zn S叠层缓冲层CIGS太阳电池,此时器件的最大开路电压(Voc)为635m V,制备得到的CIGS器件达到了11.86%的光电转换效率。最后,通过化学水浴法制备了Zn S薄膜材料,作为CIGS太阳电池的缓冲层,随着沉积反应时间的加长Zn S的晶粒尺寸增加,以及小晶粒团簇形成大的晶粒,使得薄膜的厚度增加,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测试得出Zn S薄膜的带隙宽度为3.66e V,在厚度为41nm时制备得到的高带隙Zn S缓冲层CIGS太阳电池,在400nm-600nm波长范围内明显有较好的外量子响应谱,很好的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从而提高了Zn S/CIGS太阳电池的性能参数,并且以Zn S薄膜作为缓冲层的CIGS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达到了9.87%。同时在持续两小时光照条件下,由于Zn S材料的特殊性和光致增强作用,观察到J-V条件下的亚稳态效应,器件效率最终稳定在11.83%。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安胰颗粒对重症急性胰腺炎i NOS的表达,ET、NO含量的水平及ET/NO比值的影响,阐明安胰颗粒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改
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地铁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城市交通运输方式之一。若地铁处于软弱场地中,一旦遭遇远场地震动作用,会加剧地下结构的破坏程度。
煤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冷却水的不断蒸发,水中盐离子、碱度和COD的浓度不断升高,引起系统的腐蚀与结垢,而含磷化学缓蚀阻垢剂的使用不仅引入了大量的磷元素,造
开发高性能、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超级电容器,一直是可再生能源领域中的研究热点。过渡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具有多个活性位点,可加快电子传递和传质速度并能促进电解质向
高能量密度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比能量密度可达1380Wh kg-1,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材料。与传统的商业化正极材料相比,该类材料具有更宽的电压窗口,而且锰的含量高,更利于
我国作为马铃薯生产大国,内蒙古自治区是重要基地之一,种植中氮肥最大化利用对实现马铃薯高产及获得优良品质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冀张薯12的脱毒薯为材料,使用套盆种植的方
本文针对塔河稠油黏度高、流动性较差的特点,研究影响原油黏度大的主要原因,研制出对塔河稠油适用性较好的SDR-2降黏剂,并对降黏剂的耐温、抗盐、适用性等进行评价。通过对降
己内酰胺常用于纺织、包装等众多工业领域,不过传统的生产己内酰胺的工艺主要以“环己酮-羟胺”路线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环境污染以及生产经济问题。本文针对液相环己酮氨氧化反
酰胺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它不仅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而且也是许多天然产物、医药、农药以及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效、绿色的酰胺合成方法不仅在合成化学
为了研究稠油活性组分与石油磺酸盐的协同作用,提高稠油采收率,降低采油成本,本文以渤海油田稠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稠油活性组分与石油磺酸盐溶液的界面张力以及石油磺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