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分子识别及相互作用是生命的基础,研究金属离子与多肽,小分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在生命活动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设计、合成系列二茂铁-多肽衍生物作为电化学探针,用于电化学检测重金属离子及测试小分子肽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围绕该研究目标,展开了以下研究工作:首先,由二茂铁为原料,用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HBTU)及水溶性碳化三亚胺(EDC)/N-烃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偶合剂,最终合成了1’-半胱胺-1-甲酸甲酯二茂铁(产率为30.0%)、1’-半胱胺-1-二茂铁甲酸(90.0%)、氨基二茂铁(98.2%)、谷胱甘肽-二茂铁(90.7%)等这些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的二茂铁衍生物,并对它们进行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确认了它们的结构。根据巯基化合物易与金反应生成稳定的金硫键,本文用上述含巯基的分子在金电极上直接或间接的自组装成膜,修饰电极。通过电化学方法检测发现:这些物质成功的组装在电极表面,表面电化学反应为单电子准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可观察到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二茂铁基的氧化还原,并根据外围基团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其中,1’-半胱胺-1-二茂铁甲酸修饰电极的氧化还原峰电位分别为Epa=0.642 v、Epc=0.740 V;1’-半胱胺-1-谷胱甘肽二茂铁修饰电极为Epa=0.645 V、Epc=0.748 V;巯基十一酸-氨基-二茂铁修饰电极为Epa=-0.009 V、Epc=-0.145 V;巯基十一酸-谷胱甘肽二茂铁修饰电极为Epa=0.257 V、Epc=0.132 V。由于谷胱甘肽含多个活性基团,能与重金属离子发生配位反应,本文用1’-半胱胺-1-谷胱甘肽二茂铁修饰电极检测镉离子。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发现,1’-半胱胺-1-谷胱甘肽二茂铁修饰电极与20 nmol/L镉离子配位后,氧化还原峰电位为Epa=0.820 V和Epc=0.680 V,与配位前的氧化还原峰电位相比,正移80 mV。从镉离子浓度与阳极峰电位及峰电位差的关系图发现,随着镉离子浓度的增加,阳极峰电位及峰电位差值成线性增大,因此可根据峰电位及峰电位差值的变化来定量分析镉离子的浓度。得其最低检测限为0.1 nmol/L。此外,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谷胱甘肽-二茂铁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发现谷胱甘肽-二茂铁与固定在电极表面的牛血清蛋白作用后,其氧化还原峰发生正移,由原来的Epa=0.257 V、Epc=0.132V移到了Epa=0.262 V、Epc=0.159 V。另外,紫外光谱也发现二者的结合会导致吸收峰发生红移及吸收增强现象。因此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根据他们之间的结构推测,二者之间的作用可能是由于形成了分子间氢键或静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