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榛子是被广泛种植的木本油料植物,也是十分重要的坚果植物之一。其特点为坚果果粒大、形态丰满,并且产量非常高,果仁营养价值含量丰富,因此其蕴含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由于大果榛子是多年生的灌木植物,从幼龄树苗到成熟结果周期较长,栽种较注重于长期投入。但是,我们可以采用一系列合理的林下套种方式,可以改善大果榛子的生长情况、并且可以改善土壤养分条件,实现短期的周期收益来供养长效的生态效益并且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针对以上提出的林下套种方式,本研究将1年生大果榛子幼林套种蒲公英、桔梗和绿豆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我们主要针对大果榛子幼苗的各项生理及生长性状指标和各项土壤理化性质(C、N、P等)进行测定,分析其对大果榛子幼林不同套种方式的响应情况,达到初步完善大果榛子套种模式的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有以下几方面:(1)套种物在大果榛子幼苗林的生长情况调查通过对大果榛子幼苗林套种物进行详细调查后发现,实验样地内蒲公英和桔梗的盖度相对较高,在9月份达到峰值,分别达到了93.5%和80.4%,会明显的影响幼林地土壤的含水率。其中,蒲公英植株个体较小,其生长高度不到18cm,而且对1年生大果榛子的苗生长不能产生有效影响。而桔梗和绿豆株高生长明显,在7月初时株高能够分别达到25.6cm、36.5cm,10月底时桔梗能够达到38.07cm。其中,绿豆8月份已经收获,其生长高度都低于]年生大果榛子苗。(2)土壤理化性质对套种林的响应收获后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套种蒲公英、桔梗和绿豆的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组分别低了约28%、26%和28%。经过套种后,土壤众多理化性质发生明显改变。其中,增长理化性质如下,1年生大果榛子幼林套种蒲公英的林地田间持水量比对照组提高了约96%,套种桔梗和绿豆的林地田间持水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约48%和56%。套种蒲公英、桔梗和绿豆的土二壤孔隙度分别提高了48%、15.5%和21.7%。降低理化性质如下,套种蒲公英、桔梗和绿豆的土壤容重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约29%、17.2%、和13.4%。套种蒲公英、桔梗和绿豆后土壤中速效N含量分别降低了约10.77%、15%和13.49%。综合以上结果后进行分析,可以初步认为套种蒲公英优于套种绿豆和桔梗。(3)套种对大果榛子幼林生长影响调查分析表明,林中套种蒲公英、桔梗和绿豆影响1年生大果榛子的苗高和地径三种模式的套种植物对大果榛子的苗高、地径和新梢长影响不明显,可能是因为三种1年生作物高生长都比较低,矮于1年生的大果榛子苗。(4)套种的经济效益分析通常条件下,我们对各套种物的卖出金额与投入资金之间的比例,分析了大果榛子幼林下的经济效益。蒲公英的产投比值为5.41,桔梗5.17,而绿豆为4.17,比较而得,蒲公英比绿豆占有优势,与桔梗比略微占有优势。从获得效益的时间及次数上来讲,蒲公英和绿豆周转快,均可在种植当年收获一次,而桔梗一般需要2~3年收获一次,但是桔梗为现今市场中紧俏的药食两用蔬菜,在药用价值上含有一定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