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对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n=7~8):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灌胃(4mL·kg·d-1)连续5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4天,末次灌药2h后取心脏进行离体心脏灌流;炙甘草汤预处理组(B组),炙甘草汤灌胃(生药2.25g/ml、2 mL/次、2次/天)连续5d,余同A组;锌原卟啉IX(ZnPP)组(C组),腹腔注射ZnPP(浓度12.5ug/ml、4mL·kg·d-1)连续4天,余同A组;炙甘草汤+ZnPP组(D组),炙甘草汤灌胃(生药2.25g/ml、2 mL/次、2次/天)连续5d,并腹腔注射ZnPP(浓度12.5ug/ml、4mL·kg·d-1)连续4天,其余同A组。大鼠断头后取血,应用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法间接测定大鼠血中CO含量。取出心脏以Langendorff法离体灌流,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min,后松开结扎线,复灌1h,以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记录冠脉流量,描记左室收缩曲线,并计算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最大左室收缩速率(+dP/dtmax)和最大左室舒张速率(-dP/dtmax)。灌流结束后,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和血红素加氧酶(HO-1酶)活力,并检测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
结果:
1):炙甘草汤预处理组大鼠血中COHb的含量明显高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P<0.01),而ZnPP腹腔注射后,大鼠血中COHb的含量明显下降(P<0.01);心脏单纯缺血30min后,LVEDP明显增高,LVDP、±dP/dtmax则下降。炙甘草汤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后,LVEDP增高的现象被明显抑制(P<0.01):而缺血期和再灌注期LVDP和±dP/dtmax的下降亦明显减少(P<0.01);缺血-再灌注后心脏的冠脉流量明显升高(P<0.01)。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再灌注5min时,且炙甘草汤预处理组LDH、MDA显著降低(P<0.01),而HO-1活力增高。
2)HO-1抑制剂锌原卟啉IX(ZnPP)在缺血再灌注期间LVEDP并无明显影响;但在再灌注60min时,LVDP和±dP/dtmax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锌原卟啉IX对缺血再灌注心脏早期的冠脉流量减少现象有加重作用(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ZnPP可明显增加LDH的释放(p<0.05),增加心肌MDA含量(p<0.05),HO-1活力明显下降(P<0.01)。
3)炙甘草汤+ZnPP组,ZnPP可部分取消炙甘草汤降低LVEDP的作用,同时可对抗复灌期炙甘草汤抑制LVDP下降的作用(p<0.01),但对于缺血期炙甘草汤增加LVDP的作用无明显影响。ZnPP可部分取消炙甘草汤可抑制LDH增高和心肌MDA增高的作用(p<0.01)以及增加HO-1活力的作用(P<0.01)。
结论:炙甘草汤预处理可诱导大鼠血中CO含量增加,减轻心肌缺血复灌性损伤,提高缺血/复灌心脏的收缩功能,减少酶的漏出,对抗氧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是炙甘草汤能够调节HO-1的活性,增加内源性CO的释放。而ZnPP可减少CO的含量加重心脏缺血复灌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