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交通、通信等载体网络不断完善,区域内各城市间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将更加频繁,经济联系也更加紧密,形成一种动态的具有复杂网络关系的经济关联系统。因此,城市网络化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城市经济网络是区域一体化供求运作的空间效应,其网络结构越稳定,城市间经济联系越强,越能促进生产要素的流通和有效配置,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指出要将成渝经济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标志着成渝经济区即将步入新一轮加速发展的阶段。研究成渝经济区城市网络化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不足,分析其城市经济网络的结构缺陷,能够为以后的发展提供方向,对于促进成渝经济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都极具现实价值。本文结合对国内外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综述,分析并总结了区域城市网络化发展的相关概念、内涵、特征、动力机制和阶段演变规律。通过齐夫分维模型对成渝经济区38个节点城市的7个主要经济指标的规模-位序分维值进行了测度,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的分形特征,判断出成渝经济区处于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从经济总量、效益、结构三个角度出发构建了成渝经济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38个节点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并结合修正后的城市经济引力模型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网络的边权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成渝经济区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值矩阵。运用社会学网络分析方法,通过Ucinet软件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主要以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中心势、凝聚子群关系密度等作为测度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网络的阶段特征——网络紧密性不高、重要联系节点缺乏、次级网络分布不均衡和网络横向联系轴缺乏。最后根据不足提出了优化的方向——加强川渝经济子网络联系、培育重要节点城市、培育次级城市群、强化内部横向联系轴线和加强与外部网络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