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主背景下多数人暴政的政府治理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诞生的短短40年时间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随着进入Web2.0“自媒体”网络时代,网民可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充分表达观点、超时空自由交流,网络空间正孕育着更为强大的民主形式。然而,伴随着网络民主如火如茶的快速发展一直受人追捧的网络民主却在有些情境下容易走向自身的阴暗面——网络多数人暴政:即由“人肉搜索”、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谣言、网络戏谑等构成的网民集体非理性行动,对少数人正当合法权益造成的侵害行为。网络多数人暴政现象的产生带给网络本身、个人和社会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可以从技术支持、社会因素、网络服务提供者、政府和网民自身等多方面来探寻导致网络多数人暴政的根源所在。同时,其他国家政府在这一领域合理有效的社会治理经验,也能够为我国治理网络多数人暴政提供有益的借鉴。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已初步建立,人们的民主意识正逐步兴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与完善正逐步改变着我国的社会治理生态,与此同时,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推进,“管理型”政府所依托的“单中心”的社会治理结构正逐渐被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合作的治理架构所取代,政府也将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根本转变。“服务型政府”与合作治理的理念必将改变和塑造着公共行政的治理实践。面对当前我国网络民主当中存在的多数人暴政,现有的政府治理在治理理念、政府职能角色的合理界定、技术控制、法律规制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困境。政府只有通过构建和完善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合作的新型治理架构,并真正担负起服务与引导的功能,才能够寻求有效的解决路径,对网络多数人暴政现象加以遏制,进而推进新型网络民主的构建与生成。
其他文献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对我国而言是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的重大课题。高等学校教师聘用制度建设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本文研究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