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模式下项目发起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ewq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基础物质条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虽然我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落后,投资不足的问题仍十分突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国家预算内资金虽然逐年提高,但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所需巨额的资金投入仍无异于杯水车薪,然而我国民间资金却十分丰富充裕,又有强烈的投资欲望。如何利用有效的投融资手段,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性,且很大部分是非赢利性的项目通过与其他投融资模式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BT模式其自身的特点十分适合我国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广BT模式既能缓解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财政压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又能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中,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但作为项目业主(项目发起人)该如何有效运用BT建设模式,加强该模式运作下的基础设施项目的管理,本文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论述:本文首先对我国基础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接着对BT模式的概念、特征及应用和与其他模式的比较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然后对BT模式的各参与方及运作机制了详细的论述,其中特别以石板坡大桥实行BT模式为例子详细论述了BT模式中各参与方的关系。BT项目中项目业主(项目发起人)对基础设施项目的管理研究作者在第五章作了详细论述,文章通过分析BT模式下项目业主(项目发起人)在质量、造价、进度三方面监管的特点,从而找出了三方面管理的控制重点,最终明确了该模式下三大方面控制的内容与方法。并在其后章节中,通过对BT模式合同关系、相互之间管理关系,资金的流向以及运作全过程的改进进而建立了完善的BT建设模式的框架,并对BT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用作了展望。综上所述,本文论证了BT模式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价值和适用性,分析了BT模式的优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项目发起人在该模式下的管理方法,对BT模式的完善提出一些颇具操作性和可适性的观点、见解,为基础设施项目运用BT模式建设提供了借鉴,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其他文献
近代体育是中国传统体育与当代体育的中接点 ,是中国体育现代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192 4年民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意义重大的一次体育盛会。它是中国近代
作为13朝古都,西安拥有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国际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同时,西安还深受国际背包客们的青睐。然而,有关背包客的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
陈忠实先生用人生的六载春秋写作了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秘史的"奇书"——《白鹿原》,这也是陈老先生留给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巨大财富。2016年陕西人艺将《白鹿原》话剧重新搬
自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全世界公布划时代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理念和行动已遍及世界各国和地区,成为指导发展的战略首选。在作者长
利用天津近30年来的逐年电力负荷数据以及2002—2005年逐时电力负荷资料,分析了天津电力负荷的变化特征,研究了电力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天津电力负荷的
文章认为我国城镇已进入大扩张时期,今后若干年奠定的城镇格局将影响千秋万代,不失时机地对城镇空间结构进行整合,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要全面突
在全球信息化浪潮正迅猛推进的今天,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作为一种更快捷、准确的交易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全面开展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各高校也认识
道教和基督教都认为宇宙万物和人有一个共同的本源。道教认为道化生天地万物后 ,也作为万物的本体内在于万物之中 ;基督教生态神学认为上帝既创造了一切 ,也存在于创造过程和
“法制”与“法治”概念再分析孙育玮笔者曾在1987年写过《“法制”与“法治”概念分析》一文,发表于《学术交流》杂志1987年第6期上。当时该文的基础观点认为:“法制”与“法治”是法学
期刊
<正>一、"为有源头活水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