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钾提高根瘤共生苜蓿抗旱性的作用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ht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营养价值极高,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干旱一直是制约紫花苜蓿生长的重要因素,根瘤菌与苜蓿共生抗旱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实。钙、钾肥的施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重视钙、钾肥的使用对增强土壤的稳产能力,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钙、钾肥的施加量对苜蓿与根瘤菌共生与否的抗旱效果目前还没有研究。本研究旨在探究施加不同浓度的钙、钾肥对与根瘤菌共生与否紫花苜蓿的抗旱性产生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对紫花苜蓿对进行结瘤与不结瘤两种处理,然后分别施加3种不同浓度的钙、钾肥至90日龄,对紫花苜蓿进行0 h、3 h、8 h的干旱处理之后采样,然后测定一系列生长特性指标与生理指标,并通过差异性分析得出:(1)无论紫花苜蓿是否与根瘤菌共生,适量的增加钙肥的浓度,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旱性,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钙离子浓度依次为C1(4.04 mM)>C2(2.02 mM)>C3(1.01 mM)。(2)无论紫花苜蓿是否与根瘤菌共生,适量的增加钾肥的浓度,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旱性,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钾离子浓度依次为C1(4.53 mM)>C2(3.02 mM)>C3(1.51 mM)。综合分析可知,无论紫花苜蓿是否与根瘤菌共生,适当的增加钙、钾肥的浓度均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抗旱性,研究结果可以为苜蓿生产中钙、钾肥的施加提高苜蓿的抗旱性进而提高苜蓿的产量与品质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一种可食用的葫芦科黄瓜属园艺作物,世界上栽培最为重要的园艺作物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干旱对植物影响较为普遍,且大大的影响了作物的产量。与此同时转录因子能够参与植物逆境胁迫的响应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黄瓜及转基因过表达拟南芥作为研究材料,探讨在干旱逆境中黄瓜CsWRKY21的表达模式及功能。通过分析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变化,CsWRKY21基因在干旱及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电力调度中的重要内容。准确快速地完成短期负荷预测能够让电力系统经济平隐地运行。因此,如何提高电力系统中的短期负荷预测精度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
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所引起的感音性耳聋,是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NIHL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本原因在于耳蜗外毛
螺旋桨作为船舶的动力推进设备,其服役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和严苛,螺旋桨在服役期间不仅受到海水腐蚀和海生物污染,还需要经受严苛的冲刷腐蚀、空泡腐蚀和腐蚀疲劳,从而导致螺旋
水污染是国际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关注、研究如何去解决水污染问题。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及实地调查发现,工业生产是导致水污染的一个重要源头,而在这个过
土壤中水分和养分不仅是作物生长的基础条件,还是生育期中最为关键的可控指标。河南省作为玉米的主要产地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农产品和粮食的重要生产地。然而,在夏玉米生育期
爬游深潜器是一种既能在深海中巡游,又能在海底爬行的混合型无人自主潜水器,兼具高效、大范围机动能力和精准定位能力。作为一种新型潜器,其快速性、操纵性等水动力性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不同于传统水滴型航行器,爬游深潜器外形复杂,巡游时多腿位姿会改变流场和重心,影响整体受力和运动特性,给其不同位姿下的水动力性能和稳定性规律的研究带来挑战。针对爬游深潜器在巡游中的三种典型位姿(纵向伸展位姿、横向伸展位姿和
植物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生态环境及人类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胁,人们将目标逐渐转向更为安全的生物农药。而微生物来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合子基因组发生全基因组范围的表观遗传重编程,开启胚胎发育全能性的基因表达模式,该过程是发育事件最为集中的时期,是发育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哺乳动物体内转座子元件,是一类具有自主转座功能的序列,经过长期的进化成为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数量庞大的重复序列。传统观点认为这些转座子元件属于基因序列的垃圾区。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转座子元件对基因表达调控有重要作用,特定的转座元件在早
目的:本研究旨在掌握某高校机房环境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简称MRSA)污染的流行特征及其持续污染情况,评估环境MRSA污染对人群的潜在威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