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流转风险规避研究——以华北五省(市、区)为例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在多个文件中强调在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农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农地流转则是实现规模经营的前提。近年来农地流转速度加快,流转规模逐年增大,在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方面起着推动作用,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特别是农民农地权益保障性差、农地流转后用途改变、非粮化现象普遍、矛盾纠纷逐年上升等。农地流转在农民利益、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存在着潜在风险。本文以华北五省(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天津市)的农地流转为调查研究对象,主要基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均为农业大省,且京津两市郊区现代农业发达,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案例多,流转中呈现出的问题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通过调查该区域农地流转各个环节并开展系统研究,从理论方面探索农地流转研究理论构架,从实践方面构建农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目的是丰富农地流转理论,指导和推进农地流转健康运行。  无论是现时的国内外还是几千年的中国农耕史上,农地流转行为始终存在,而且流转方式大体相似,并以买卖和租赁为主。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农地流转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目的是归纳出农地流转的主要理论、观点和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借鉴。根据我国农地流转的制度约束和相关政策,本文研究确定以地租地价、土地产权、规模经济、委托代理、机制设计和制度变迁等理论为分析依据,对华北五省(市、区)统计资料进行整理并开展实地调研,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分析农地流转中的主要风险问题。  本文重点分析研究了五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对华北五省(市、区)农地流转现状分析,归纳出农地流转在规模与形式、方式与范围、期限与价格、规范与信息化等方面的特征和问题;二是运用风险感知的方法与工具,通过分析华北五省(市、区)农地流转的非农化、非粮化、流转纠纷等现象,从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农民权益等七个方面界定了农地流转的风险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地流转风险清单;三是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农地流转风险进行优先排序,并重点分析了粮食安全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四是从参与主体、信息渠道、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构建农地流转风险源分析框架,得出农地流转各市场主体目标函数存在差异、流转信息不完全、产权界定不清晰、流转过程不规范、流转后无监管等是农地流转主要风险源;五是从技术、机制、保障措施三方面设计了农地流转风险规避机制。在技术层面上,从损失控制、风险分摊和风险规避等角度进行风险控制技术设计;在机制层面上,从运行机制、服务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流转风险防范机制设计,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本研究的创新点:  一是研究视角进一步深化。目前农地流转相关问题研究,多侧重在流转后的作用和存在问题,即农地经营层面。本研究则在系统地分析农地流转中呈现出的特征和问题基础上,特别是农地流转中存在的农地非农化、非粮化、农民土地权益与纠纷等现象,从农民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角度提出了农地流转的风险,使农地流转研究视角从农业经营的微观层面向社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等宏观层面深入,在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  二是在界定农地流转风险的基础上,首次构建了农地流转风险清单,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农地流转风险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农地流转风险重要性进行了优先排序。  三是从参与主体、信息渠道、运行机制等三方面构建了农地流转风险源分析框架,为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农地流转风险源或风险形成原因提供了框架型思路,对研究农地流转中行为主体与风险形成关系提供了技术路线。  四是强调了农地流转风险规避的技术作用。一般研究更侧重于政策或机制完善,本研究的规避机制涵盖了可行的技术操作方面,用技术、机制和保障措施多维度衔接和多角度互动来规避农地流转风险。  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农地流转是农业现代化实现的前提条件,是农业经营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面广,持续时期长,流转方式、机制、政策等问题还需深入研究。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继续流出农村,林地和农村宅基地同样面临流转诸多问题,这也将作为本文今后继续研究的扩展性内容。
其他文献
林业资源型城市是随着林业资源的快速高度开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城市类型,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林木多年的高强度开发,林业资源储备逐渐枯竭,开发成本日
中学共青团,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关键的环节.学生社团,是中学共青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西藏民族地区学生社团,在发扬和传承民族优秀
该篇论文基于对现实状况及写作体系整齐方面的考虑抽出了证券市场共有的问题加以研究论证,并把大部分文字放在了出现问题比较多的股票市场上,旨在使全论文从整体上具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