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不同透析条件下尿毒症肾脏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采集分析,拟为临床透析方式及频率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自2012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透析患者75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腹膜透析组)、Ⅱ组(血透2次/周组)、Ⅲ组(血透3次/周组),每组25例。Ⅳ组(对照组)选择条件匹配的正常人,25例。应用Philips iu22彩超诊断仪,观测各组肾脏大小、血流灌注及三级动脉的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舒张期最低速度(Vmin)、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期最低速度比值(S/D),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各个参数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Ⅰ、Ⅱ、Ⅲ组与Ⅳ组肾脏大小比较:肾脏的长径、宽径、厚径及实质厚度有差异,P<0.01;Ⅰ、Ⅱ、Ⅲ组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Ⅰ、Ⅱ、Ⅲ组与Ⅳ组肾脏血流参数比较:Vmax、Vmin降低,PI、RI、S/D增高,P<0.01;Ⅰ、Ⅱ、Ⅲ组组间比较,Vmax、Vmin、RI无差异,P>0.05;Ⅰ组与Ⅲ组主肾动脉PI有差异,P<0.05;Ⅱ组与Ⅲ组叶间动脉S/D有差异,P<0.05。PI、RI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PI与Cr、BUN具相关性,P<0.05;RI与BUN具相关性,P<0.05;PI、RI与PTH均无相关性。ROC曲线图示:血流参数PI、RI、S/D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0或接近于0.90,用于诊断尿毒症残余肾功能有显著意义。 结论:尿毒症期肾脏二维图像发生改变,肾脏血流灌注减少,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明显增高。Ⅰ组、Ⅱ组、Ⅲ组的肾内血流参数未出现统计学差异。尿毒症期肾血流参数PI、RI与生化指标BUN、Cr具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尿毒症期肾动脉血流参数PI、RI、S/D可用于评价尿毒症残余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