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用称谓语是称谓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交际顺利、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发展所积累的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观念。正因如此,能否正确使用通用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所以通用称谓语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但目前学界对于对外通用称谓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十分有限。因此本文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指导下,对留学生通用称谓语的习得情况进行了具体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论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本篇文章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对象、研究理论及方法进行了简要说明,对称谓语、社会称谓语、通用称谓语的研究现状做出了总结论述。第一章界定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通用称谓语,并将其分为借用亲属称谓的通用称谓语、一般通用称谓语和新型通用称谓语三类;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描述了借用亲属称谓的通用称谓语及一般通用称谓语中典型称谓语的语义、语用演变,对新型通用称谓语的产生和发展从词源、构词方式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归纳出了通用称谓语演变发展的原因;最后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对通用称谓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进行了论述。第二章对《发展汉语》口语系列教材进行了简要介绍,对教材中不同种类的通用称谓语及其出现的次数进行了统计,发现教材中通用称谓语的数量和难度在随着教材等级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符合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但笔者发现教材中并没有对于称谓语的系统介绍,这容易造成留学生对于称谓语学习的主观忽视。第三章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通用称谓语使用情况的分析,了解了留学生使用通用称谓语的偏误情况,并对偏误原因进行了总结。第四章根据偏误成因,提出了相应教学建议,介绍了情境教学法、联想教学法、自然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