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定性研究和定量分析的方法,重点借用耗散结构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研究了我国科技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性。
在定性研究中,认为:科技与高等教育在系统的发展中存在着相关性,科技与高等教育系统的相关性,在不同时代相关程度有所不同;科技与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形成一个耗散结构,其发展变化深受系统环境的影响;科技与高等教育在实现经济价值的时候,两者的相关性特征表现为高度的融合。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性、各子系统之间的整合性以及受外界环境扰动时所反映出的适应性是系统相关性存在的本质。
在定量研究中,从两个视角对我国科技与高等教育的相关发展进行量化分析。第一,在区域间相关发展分析中,认为我国科技与高等教育系统在发展中存在着区域间相关差异;第二,在区域整体的相关发展分析中,得出了我国科技与高等教育的各项代理指标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为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性表现为区域性相关差异,目前主要表现为我国各省区之间的科技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为了改变区域性相关差异,需要加大外在环境的影响,以制度建设确保市场、投入结构的健全,保证我国科技与高等教育系统的良性发展,并针对我国现存的科技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性相关差异,提出了政策建议,其中还重点分析了我国高校研发投入结构的国际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