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冯唐的小说创作——以“万物生长三部曲”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aq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唐作为70年代作家,因其写作语言虎虎生风,写作风格奇巧,作品偏离主流价值,不断挑战大众审美与文化禁忌,争议不断。  作为冯唐小说的代表,“万物生长三部曲”是我们探析冯唐小说创作特点的重要文本,它由《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和《北京,北京》三部小说按照物理时间顺序组成,以成长为主题,通过对三个不同生活阶段的描写,表现出在那个尚未形成新的鲜明特征的时代中,主人公秋水的身心成长历程。  除此之外,作品还流露出浓重的时间流逝感和无常感。而冯唐在颠覆传统成长的同时,他在“万物生长三部曲”中所体现出来的创作特点更加引人瞩目。对于他具体的创作特点,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丰富的写作技法,二是个人化的写作策略,三是冯唐遭遇的叙事困境。本文以“万物生长三部曲”为研究对象,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对这些方面条分缕析。首先,在写作技法层面,分析细节聚焦、意识流手法、反讽和象征技法在小说中的诸多运用。其次,针对冯唐极具风格的个人化写作策略,本文着重从小说的话语特征、叙事和性主题等方面来作具体阐述,包括语言上体现出的古典与现代的交融、意象和意境的奇幻美妙,以及散文性的叙事结构和与之相反的强烈叙事节奏。最后,客观地对冯唐的小说创作中面临的叙事困境进行剖析,以期为文学写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尝试。冯唐堪称近年文坛中的奇葩,对其小说创作的分析和探讨,对写作研究而言,也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该文在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双语班学生语言理解能力较差、基础知识薄弱等特点,为提高少数民族双语班学生C语言综合编程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实例驱动教学法。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改革、双语班、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109-03  Abstract: In thi
以往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总以文本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而报刊文学作为研究对象也是最近几年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新的研究方向,于是本人在本论文中尝试性地以民国《良友》画报文学
本文试图通过对羌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瓦尔俄足”节的全面考察,揭示其所涵盖的丰富文化价值,进而探讨保护和传承羌族“瓦尔俄足”节相关的建议与对策。期望对我国少数民族
学界对汉赋的研究,已然广泛观照渊源流变、艺术特征、思想文化以及作家作品等,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就辞赋整体研究而言,对辞赋名物的深入阐释和系统研究缺少关注,对辞赋名物及其
唐代诗歌代表着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水平,唐代音乐则兼容并蓄、受众广泛,故而唐诗中有不少表现音乐的篇章,并且杰作迭出。而唐诗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的乐器是古琴,唐代大多数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