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TAUT模型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glij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网络建设日益完善,移动终端设备不断普及,社会生活生态也被不断重塑。同时,技术的更新与应用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图书馆也不例外。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大趋势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检索信息的习惯已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作为信息服务中介的图书馆,致力于追求信息的平等、开放、自由获取,而移动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无疑为信息的自由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而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正是利用了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的优势,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地域界限,将图书馆开展的相关业务通过移动信息服务的方式以更加便捷的方式深入到用户群体当中。在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仍处于发展时期,各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陆续开设了移动信息服务,服务模式包括短信/彩信、WAP模式、APP模式以及微博/微信模式。当然也有很多图书馆尝试了许多不同创新模式。但是,当前的移动信息服务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服务覆盖面小,服务内容单一,缺少服务推广等。这些不足反映出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使用程度不高的问题,已有实证研究证明,行为人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鉴于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使用率不高的情况,本文引入了技术接受理论,借助于UTAUT理论模型,对图书馆用户移动信息服务使用意愿进行调研,探讨最终影响用户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构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使用意愿模型时,在原有UTAUT理论模型的四个核心维度:效能期望、努力预期、社会影响以及便利条件之上,结合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特点和相关理论研究,增加个体创新性和感知风险性两个新的维度,并对这两个维度进行了定义。最终提出了适合当前图书馆工作和发展现状的模型,并且设置了测量量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利用SPSS17.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发现,影响用户使用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四个要素,分别为:个体创新性、社会影响、努力预期和期望效能,并且针对这四点进行了分析;假设中未成立的感知风险和便利条件维度,本文认为是因为使用的广泛性不足和不产生支付行为。最后,根据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数据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我国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的对策:增强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注重用户体验、保证使用安全,丰富服务内容、关注个性需求,积极营销推广、重视用户培养,并且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了预测。
其他文献
数字保存系统又称为数字仓储系统,其保存内容是信息资源数字化的产品或原生型数字资源,或这两种类型的复合。数字保存系统的基本价值在于:提供值得用户信任的数字资源存取能力,确保数字资源的质量,并有利于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任何一个可信任的数字保存系统,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提高信息技术对数字保存系统的支持质量,本文以构建数字保存系统技术支持质量指标体系为主线,从四个方面对数字保存系统技术支持质量进行研
“术语”是构成学科的语言系统,在新兴学科的引进和生成过程中,术语翻译是至关重要的议题.本文从“~板”式音乐速度术语入手,用词源考证的方法梳理我国引进西洋乐理和音乐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