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式推断复句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ai5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采取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对"既然"式推断复句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究。对于各个具体的"既然"式推断复句,我们采用邢福义(1996)提出的"小三角"研究观来进行深入挖掘。同时,我们又要对"既然"式推断复句采取宏观的视角,这就涉及到邢福义(1996)提出的"大三角"研究观来进行整体性展开,除了研究普通话中的"既然"式推断句,还要考察方言、古汉语(涉及文言文、近古白话)中的该类句式。我们提倡一种整体汉语的研究观。全文除去第一章研究综述和第八章总结之外,共分成三大视野计六个章节。第一章是"既然"式推断复句的研究综述。通过前人或者时贤的汉语复句相关研究成果,生发出对"既然"式复句的些许启示。并且简要梳理"既然"式推断复句的研究背景,我们从相关论著中整理出了该句式由初始到上升再到成熟阶段这一发展脉络。但我们发现对于该句式的研究缺乏"整体性的汉语观"。我们按照邢福义先生的主观视点、小句中枢说、句管控等理论,从整体汉语的角度出发,指出全文既要共时考察研究普通话中的"既然"式推断句,又要考察方言、古汉语中的该类句式。视野之一:普通话角度。包括二、三、四三章。第二章是"既然"式推断复句的套合组配。按照邢福义(1996)提出的"小三角"研究观。我们从跨小类标志复现去考察"既然p,因此q"弱势推断句、"既然p,所以q"客观推断句。从跨大类标志复现去考察"既然p,不如q"据实优选推断句、"既然p,但是q"违逆推断句。从多重复句组配去考察"既然"视点下的"只有"精准条件强推句、"既然p,可见q,否则r"多重推断句。最后从与异类语气组配去考察"既然P,难道q(吗)?"反问推断句式、"既然p,请q(吧)!"祈使推断句式。通过共时的组配研究,我们可以加深对"既然"式的理解。第三章是论"既然"、"就"单用时的选择倾向及功能差异。在因果推断关系复句中,除了完备式"既然p,就q"之外,还有两种单用关联词语的推断式:"既然"式、"就"式。推断标记"既然"、"就"在单标频率、关联范围、主客观性、内部差异这四个方面造成了两者的选择倾向与功能差异。第四章是因果类推断标记在语体中的优选序列及其分布。。因果类推断标记根据其推断的真实程度、语义韵、社会心理3个条件与语体进行匹配。我们对匹配度进行了取值,按照分值的高低,生成了推断标记在不同语体中的优选序列。每个语体的优选序列代表着该语体的倾向性特点。同时,我们还分别探讨了5个推断标记在4种语体中的不同分布。视野之二:方言角度。第五章是方言视角下的有标"因果推断"式。方言视角属于整体汉语中的重要分支。我们通过对官话区方言点有标"因果推断"式的使用情况、官话区方言点有标"因果推断"式的异同分析、官话区方言点与普通话的有标"因果推断"式对比;非官话区方言点有标"因果推断"式的使用情况、非官话区方言点有标"因果推断"式的异同分析、非官话区方言点与普通话的有标"因果推断"式对比的多角度考察,可以加深对有标"因果推断"式的全面认识。视野之三:古汉语角度。包括六、七两章。第六章是推断标记"既然"的形成历程及其推断句的来源。我们从"既然"的词汇化以及因果推断句的形成两个角度来历时考察该句。(1)状中短语"既+然"由作单句的谓语,慢慢进入到复句中作分句的谓语。在复句中,谓词性短语"既+然"通过右向滑落之后处于了句首位置,并根据语义虚化、韵律因素和高频使用使得谓词性短语"既+然"最后词汇化为连词。词汇化往往伴随着语法化,连词"既然"同时在语用介引的作用下,成为了推断复句的典型标记。(2)由于副词"就"的多义性,往往造成分句间的语义关系难以准确把握,那么就需要加上典型的推断标记"既然"。推断句"既然p,就q"出现于明代,并且沿用至今。"既然"、"就"两个都用于表示推断,但并不与语言的经济性相矛盾,这样分工使得分句间的语义理解更加准确。第七章是副词性推断结构"借X"的来源与连词化历程。副词性推断结构"借X"经历了两种不同来源的历时演变,在清代完成了其合流的历程。随即便向连词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它们具有推断性的本质,并且可以用因果推断标记"那么"进行替换,那么连词化"借X"结构也是属于因果类推断标记范畴。第八章是总结。我们立足于整体汉语视野下,对"既然"式推断句进行了整体性考察,从中得出了很多结论,继而也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规律,这些规律反过来又可以加深对语言事实的理解。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繁荣,国内外各种思想潮流逐步呈现出来,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在方便人们学习、工作的同时,被一些别有用心的极端分子随时利用,在
本文通过调查2011~2014年间鞍山师范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24篇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情况,分析现阶段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提高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有效途径。
《围城》是一部关于“整个人类”的故事,钱锺书把现代文明和现代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力图把这种反思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学术界关于《围城》的研究也是较多的。从前人研究的成果来看,《围城》在整体上都呈现一种存在主义的倾向,这同样也是本文进行研究的方向之一。从整体上看,《围城》呈现一种讽喻的风格,这在以往对《围城》的研究中也有过相关论述,但更多的是围绕《围城》的反讽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论述,而对
传统的k-means聚类算法常陷入局部最优,需要事先输入聚类数,这样会造成原有算法失效或聚类结果不准确。在研究现有聚类算法的基础上,使用ε-最近邻法剔除孤立点,提出一种改进
班会是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进行主题班会教育有很大的必要。主题班会的
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背景下的新型旅游形式。本文试图通过对乡村旅游建设行为内涵研究和乡村旅游建设行为特色化概念的内涵解析,明晰文化嵌入是提升乡村旅游层次
将含有药物的海藻酸钠溶液滴入到壳聚糖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形成微球,制备一系列红景天苷微球,研究微球对红景天苷的包载能力及释药特性。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氯化钙、壳聚
分部积分法是求函数不定积分的基本方法,对于一些特殊的函数,利用分部积分法求不定积分往往能够化难为简,并求出不定积分.
可食性膜是当前包装材料研究中较为热门的课题,国内外不断有新的产品和技术出现,并已应用到商品流通的许多领域,特别是食品包装和保鲜领域。文中对可食性膜的分类与特点、膜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单剂及基于单剂筛选结果的二元复配剂对红枣黑斑病菌Alternaria tenuissima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以此评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