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超声多模态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提供有效检查方法。方法:通过对在我院甲乳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共计81个结节依次进行常规超声检查、TI-RADS分级、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及US-FNAB,并获得病理结果,其中良性甲状腺结节16例,恶性甲状腺结节65例。所有患者必须先行常规超声检查,依据甲状腺影像数据报告与评分体系(TI-RADS)的各项评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多模态技术在甲状腺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提供有效检查方法。方法:通过对在我院甲乳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共计81个结节依次进行常规超声检查、TI-RADS分级、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及US-FNAB,并获得病理结果,其中良性甲状腺结节16例,恶性甲状腺结节65例。所有患者必须先行常规超声检查,依据甲状腺影像数据报告与评分体系(TI-RADS)的各项评价指标如结节是否有极低回声、纵横比≥1、是否存在沙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血供状况及检查患者颈部有无异常肿大淋巴结,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其进行分级。并且对所有的结节均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实时记录杨氏模量值,弹性成像诊断标准:弹性应变比>1.90或剪切波压力值>45.0Kpa诊断为恶性结节。所有可疑结节均在本院或外院行超声引导下细胞学检查(US-FNAB),当US-FNAB诊断结果为(1)怀疑乳头状癌(2)难排除乳头状癌(3)乳头状癌即为细胞学结果恶性,诊断结果为滤泡上皮细胞即为良性,若取材不满意则复穿一次。所有操作均由2名高年资经过培训的超声科医师共同负责完成,两人判断结果一致方可确认,若不一致,则由第三方加入,最终判断结果以少数服从多数。绘制ROC曲线,测得其曲线下面积AUC值,评价采用常规超声检查、TI-RADS分级、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US-FNAB等单个技术与超声多模态技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结节共81个,其中16个为良性结节,65个为恶性结节。1、16个良性结节中,常规超声检查中5例结节表现为低回声,3例结节边界模糊,8例结节纵横比≥1,无1例结节有后方回声衰减,4例结节有明显沙粒样钙化,6例结节血供丰富,3例有异常肿大的淋巴结。弹性成像检查5例结果为恶性(弹性应变比>1.90或剪切波压力值>45.0Kpa),11例为良性,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良性结节13例,恶性3例。2、65个为恶性结节,常规超声检查中低回声的39例,边缘不清的28例,纵横比≥1的50例,后方回声衰减的3例,有沙粒样钙化的38例,血流信号丰富的21例,有淋巴结异常肿大的5例。弹性成像结果为恶性(弹性应变比>1.90或剪切波压力值>45.0Kpa)的51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良性结节4例,恶性61例。3、多模态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中AUC值为0.810,高于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的AUC值为0.768及常规超声检查的AUC值0.738,诊断效能明显提高,但低于超声引导下细胞学检查的AUC值0.902。结论:通过常规超声检查技术可以直观地看到甲状腺结节的各种特征,并且可以参考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结节进行TI-RADS分级。而弹性成像技术主要是基于对甲状腺结节硬度的评估来鉴别结节良恶性。而多种手段共同组成的超声多模态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改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而细针穿刺检查,目前已在临床工作中将其作为检测甲状腺可疑结节的首选方法。为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其他文献
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进展期远端胃癌增加第12p淋巴结清扫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及分析可能影响第12p组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0年12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胃肠外科181例远端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其中80例行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对照组n=80);另101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第12p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n=101),分别比较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数据,根据患者住院时留存的联系方式进行电话
目的:研究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T)对新霉素损伤后耳蜗基底膜组织的抗炎抗氧化应激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感音神经性聋寻求创新型治疗靶点。方法:建立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新霉素损伤模型,在该模型组中过表达FST基因,将三组基底膜组织培养后通过RT-PCR检测FST的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观察上调FST基因对内耳毛细胞的影响,统计内耳毛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ELISA检测TNF-α、IL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与吡柔比星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URBT术后的灌注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间99例接受TURBT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定期膀胱灌注治疗,灌注药物分别为吉西他滨和吡柔比星。按照使用灌注药物分为吉西他滨组和吡柔比星组。随访2年,记录两组的一年内肿瘤复发率、两年内肿瘤复发率和灌注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血尿、膀
目的:观察生精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少、弱精子症患者共95例,分药物组(n=49)和对照组(n=46)做观察研究。药物组给予生精胶囊口服3个月,1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干预。治疗第4周、8周、12周记录精液体积、精子浓度及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治疗第12周记录血清激素水平。结果:药物组43例,对照组44例完成了临床观察。观察组药物治疗12周后,精液量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目的:评价DTC术后患者首次行131I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侧腮腺及颌下腺99mTc O4-显像相关功能指标的变化及一般临床资料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功能指标的变化与口干程度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2月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核医学科首次行131I治疗的临床资料完备的DIC术后患者共88例,利用唾液腺功能显像计算出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摄取指数(UI)及排泌
目的:通过对比造瘘管术及传统造瘘术,观察一次性使用阻断式造瘘球囊导管对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探讨一次性使用阻断式造瘘球囊导管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胃肠外科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加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球囊导管造瘘将病例分为两组,(1)行传统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传统造瘘组),共33例;(2)于术中距回肠末端10-15c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对GEO和TCGA数据库中的DNA甲基化数据进行分析,筛选胃癌诊断和预后的DNA甲基化标记物,判断它是否可以成为胃癌诊断和预后的甲基化标记物。方法:1.选取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胃癌DNA甲基化芯片数据,应用GEO2R筛选胃癌的差异甲基化基因,行GO(Gene Ontology)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
目的: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癌细胞LNCa P表面IGF-1R蛋白含量;制备以前列腺癌细胞LNCa P表面IGF-1R为靶点的靶向超声造影剂,并通过建立载人前列腺癌移植瘤裸鼠模型,对前列腺癌移植瘤进行体内超声显影的实验研究。方法:(1)实验一中分别培养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2和前列腺癌细胞LNCa P,用免疫荧光法对前列腺癌细胞LNCa P表面IGF-1R蛋白进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单孔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所能取得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该回顾性研究搜集我院胸外科2019年3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信息,其中共纳入32例采用单孔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A组,以及从同时期接受腔镜Mckeown术式的患者中纳入32例患者,分为B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基线资料,观察术后指标包括手术并发症、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