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脉冲电流对H59双相黄铜微观形貌及织构的影响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res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场下微观结构的演变一直是材料科学中处于令人关注的研究内容。目前关于脉冲电流对金属材料微观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流处理对晶粒细化的研究,关于电流作用下晶粒取向的研究甚少。本论文对冷轧H59双相黄铜板进行脉冲电流处理,借助金相观察、TEM观察、EBSD分析、宏观织构ODF分析,以及显微硬度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高密度脉冲电流对冷轧H59双相黄铜相变微观结构和织构的演变并讨论其相关机理。对H59双相黄铜板材分别进行形变量为10%、20%、30%、40%的冷轧处理。通过研究不同形变量下H59双相黄铜中α和β’两相宏观织构的演变,发现在冷轧形变量达到30%之后H59双相黄铜内部的主要的织构类型和强度变化趋势趋于稳定,基于此结论,我们确定以30%形变量作为脉冲电流处理试样的初始轧制形变量。对形变量为30%的H59粗晶黄铜进行脉冲电流处理,为了研究电流施加方向的不同对织构演变的影响,采用相同的脉冲电流密度值1.32x106A/cm2,引起试样温升为730℃,该条件下基体发生固态相变。研究结果表明,当电流施加方向与轧向平行,即成0°时,电流处理后织构极密度水平较低,晶粒随机分布;当电流施加方向与轧向成30°时,电流处理后晶粒沿一定取向排列,织构极密度水平较高。通过金相形貌观察获悉,电流施加方向的不同引起晶粒尺寸大小的不同,电流方向与轧向平行时,晶粒平均尺寸约为18μm;轧向与电流施加方向成30°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34μm,在晶界处可以观察到大量条状析出相;电流施加方向与轧向成60。和90°时,晶粒长大,分布更加均匀化,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40μm和42μm。借助TEM分析测试手段,比较了相同电流密度下,电流施加方向对微观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脉冲电流处理后,原始冷轧处理样品中的形变组织消失,当电流施加方向与轧向平行时,局部区域可以观察到少量挛晶的生成;当轧向与电流施加方向成30°时,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孪晶存在,这一结果与宏观织构结果吻合,说明该条件下的晶粒分布具有一定的取向性;轧向与电流施加方向成60°和90°时,相变晶粒长大。
其他文献
信息制胜是21世纪作战指挥的显著标志。信息化条件下,指挥活动正在成为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无线电台、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传播手段,把各指挥控制中心、各战斗部队与
移动通信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现状,总结出我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趋势,并对如今我国移动通信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深入
<正>在回顾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对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39;十一五&#39;规划和&#39;十二五&#39;规划的思路调整进行了
芩连片是由传统验方经药味加减,结合现代制剂工艺研究而制成的口服片剂,由黄芩、连翘、黄连、黄柏、赤芍、甘草六昧药材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上用于脏腑蕴热、
胎头吸引术是常用的阴道助产手段之一。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胎吸助产吸引器滑脱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了PVDF/CaCO3共混中空纤维膜,考察了芯液组成和外凝胶浴温度对共混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芯液中酸含量增加,膜纯水通量迅速升高,BSA截留率略
利用永红水文站 2014 年 -2016 年部分中高水位级实测流量资料系列, 按照《河流流量测验规范》 的有关技术要求, 因该站部分流量测验过程中水位涨落差太大, 导致流量成果精度
<正> 孙悟空和唐僧是《西游记》作者着力刻划的两个主要人物,“主要人物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43页)常常直接反映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
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正在不断扩大,人均拥有土地量锐减,导致我国严重缺乏后备的耕地资源,人民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深。因此,对土地资源的整理也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大气环境质量安全性等级,因此,对大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