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1灌胃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及机制初探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xy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研究ST-1灌胃预处理对麻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并与甜菊苷6种衍生物进行药效学的比较。方法:健康成年大鼠(300±50g)随机分成伪手术组、模型对照组、ST-1预处理组、冠心丹参片预处理组和甜菊苷衍生物组,每组12只,药物在心肌缺血前60 min灌胃给予。大鼠开胸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通90 min以形成缺血再灌注模型。连续观察各组鼠动态血流动力学指标:MBP、LVSP、LVDP’、LVEDP和±dp/dtmax等,并记录心律失常(室速,VT和室颤,VF)情况;测定生物化学指标:再灌注末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活性;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核因子κB(NFκB)、Bcl-2和环氧酶2(COX-2)的活性。结果: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可引起心功能、生化和组织学损伤。ST-1 2.5、5.0 mg·kg-1灌胃和冠心丹参片200 mg·kg-1灌胃预处理可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功能损伤。ST-1组和冠心丹参片组左室舒缩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心率和血压变化与模型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缺血再灌注期VT和VF发生率、再灌注末血清LDH和CK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对应值。心肌光镜观察表明:ST-1组心肌组织形态学损伤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并显示与ST-1剂量相关。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表明:ST-1组心肌组织的NFκB和COX-2的表达活性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而Bcl-2的表达活性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本实验尚不能证实我校自行合成的6种甜菊苷系列衍生物灌胃预处理具有相似于ST-1的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结论:本实验证实ST-1灌胃与静脉注射预处理具有一致的抗麻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抗炎、抗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其他文献
在企业并购交易时期,并购企业和被并购的企业相关的资产信息难以实现对称,如此双方资产评估也是以后所不同的,其中资产评估机构属于联系两个方面的主要纽带.我国资产评估体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金融受到了中小企业的认可,但其在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因此,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下供应链风险管理现状,提出几点加强金融风险管理
本文通过播种沙蚕和泥蚶等底栖动物对三沙湾滩涂底泥进行修复,并在室内进行沙蚕模拟修复试验。运用构建克隆文库、RFLP、DGGE、Biolog、以及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研究底栖生物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