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性的思维与系统性的建构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epnui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白情是中国新诗草创期的一位重要的诗人和新诗理论家。他不仅发表政论,还发表新诗,尤其是以其自由放纵、独具特色的新诗而名声大噪,更以其唯一的一篇诗论《新诗底我见》而响彻诗坛。他1920年3月发表于《少年中国》第一卷第九期的长篇诗论《新诗底我见》,是中国新诗理论早期的重要收获。康白情不仅在创作上有着突出的贡献,而且在新诗诗歌理论的构建和文体批评的诗性阐释上也有独特之处,长篇诗论《新诗底我见》作为综合性研究有其“开创性”和“系统性”。但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甚或是在现代诗歌史上提及康白情的程度远没有他所做的贡献大。也就是说,赋予康白情的地位远不及他所做的贡献大。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对康白情的研究虽有所改观,但到目前为止,依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康白情的研究现状,显然给我们留下遗憾的同时也留下几许期待,本文就是对这种期待的一种回应。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导言。主要是对康白情诗论的研究现状、研究本文的目的和意义等。第二部分,即第一章。对康白情长篇诗论《新诗底我见》的探讨和研究。这一章用两节的篇幅来阐释。其中第一节为《新诗底我见》的产生背景及过程,主要是介绍康白情的生平简介及其新诗理论产生的背景和修改等;第二节为《新诗底我见》在当时的传播与影响,以及对其的探讨和评价等。第三部分,即第二章。通过多维度地解读康白情的长篇诗论《新诗底我见》,剖析其综合性研究的开创性的思维与系统性的建构所在。其中第一节为自由与外化,是“本质论”解读;第二节为合理与必然,是“发生论”解读;第三节为主情与贵族,是“作品论”解读;第四节为解放与创造,是“创作论”解读;第五节为内练与修养,是“作家论”解读。第四部分,即结语。重新回顾一下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理论的发展历程,通过一个清楚的梳理认识,使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中国新诗的成就和剖析康白情的诗论《新诗底我见》开创性的思维和系统性的建构所在。
其他文献
在心电信号(ECG)检测系统中,采集到的心电数据具有信号弱、频率低、干扰大的特点,特别是50Hz的工频干扰。本文根据IIR滤波器的原理,设计出用于抑制50Hz工频噪声的陷波器。利用Mafl
本论文以对蒙古族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力格登小说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为宗旨。首先,从三个方面探究分析其小说体现的主题思想即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对民族命运的思索,关于对人性的理解
以某7孔30 m跨径刚架拱桥为工程背景,对其病害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加固施工方案,分析了加固方案的难点和重点,同时对加固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外包
当前,网络作为一种新的高科技传媒已经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并打造出了一个数字化的赛伯空间(cyberspace),在这个全新的空间里,诗歌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在与网络相结合的过程中,
本论文的大旨至于探究蒙古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文学体裁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历史研究。依据作者及作品,文论写作的历史演变论文有三大部分组成。第一段,从文献考证着眼古代蒙
使用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纳米TiO2进行包覆,得到TiO2-g-APTES,再通过CuBr和N,N,N',N'',N''–五甲基二乙烯基三胺(PMDETA)组成的催化体
藏族新诗是中国新诗潮流到了“朦胧”时代后,当时部分藏族知识分子感情冲激下,吸取其他民族诗歌创作风格后,通过旧体诗歌改革而产生的。由此形成藏族诗歌史上新的艺术改革时
他,个子不高,胖墩墩的,见人就笑;他,勤学善思、爱岗敬业,把满腔热血奉献给了国土事业;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处处起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期刊
预应力高强管桩在建设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提升整个工程建设施工水平。在阐述预应力高强管桩特点和适合于应用范围的基础上,结合预应力高强管桩承载力和指标标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