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在法医学实践中,语言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往往与被鉴定人的伤残等级评定密切相关,鉴定时部分伤者由于伪装、夸大或确实存在言语功能障碍而使得利用现有量表工具评定其损害程度缺乏可靠性,探索能反映脑外伤后伤者语言功能损害的客观量化指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表明,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s,ERP)的某些成分与语言加工能力密切相关,如N400、P600等。现有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探讨语言加工的相关机制,如何利用ERP技术客观、量化评定语言加工能力损伤及其在法医学领域的价值尚有待深入研究。【目的】编制适合脑外伤患者检测要求的图片命名视听跨感觉通路的ERP范式,以健康志愿者和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跨感觉通路言语加工ERP的波形特征及其与WAIS-RC的相关性,为言语功能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客观的电生理检测指标。【方法】采用Neuroscan ERP仪呈现自行设计的图片-声音命名配对ERP检测序列,先向受试者呈现实物图片,然后从耳机给予正确或错误的命名声音刺激。根据预实验结果对刺激程序作适当修订后,对40名正常志愿者(男性26人,女性14人)和15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男性11名,女性4名)分别进行ERP检测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测试,比较二组受试者的ERP特征性成分及差异,分析其与WAIS-RC的相关性。最后对失语患者进行检验,确定本模式实验可靠性。【结果】(1)通过图片-声音命名配对ERP刺激,正常志愿者图片声音刺激匹配一致和不一致可引出N1、P2、N2、P3、N3、P4等ERP成分,其中在290ms至360ms之间出现“N300波”和450ms出现“类N400效应”。图片声音错配刺激P2的潜伏期延长,波幅增大(P<0.01);N300波波幅负变,450ms出现“类N400效应”为正值,波幅明显小于配对刺激。(2)脑外伤患者图片-声音刺激匹配和错配也可引出相似的ERP波形,与正常组比较,配对刺激中N2、P3、N3的潜伏期延长,约30ms,N2、P3波幅负变(P<0.01);错配刺激中出现P2、N2、P3潜伏期延长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P3波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跨感觉通道ERP波形的各成分在CZ、FT7、FP2、FZ、F4、F7、F3、T3、C4点均出现较明显的波形,其中以CZ、C4点波形分化最好,说明双额叶及左颞叶在语言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4)N2、N3潜伏期与言语智商和总智商呈低中度负相关(r=-0.45+0.35)。(5)失语患者中,图片-声音配对刺激290ms-550ms出现双峰波形, N300波和“类N400效应”波幅负变异常明显(外伤组2倍),N300波潜伏期延长。图片-声音错配刺激中仅出现单峰波形。【结论】图片-声音跨感觉通道ERP检测范式在双额部和左颞部可出现“N300波”效应和类N400效应,脑外伤患者“N300波”负变,潜伏期延长约30ms;“类N400效应”潜伏期延长,波幅更负但无显著差异,波峰由双峰变单峰的现象对语言加工能力是否受损具有提示作用。N2、N3潜伏期与言语智商和总智商呈低中度负相关,提示跨感觉通道ERP的特异性成分与语言加工能力有一定关联性,可作为法医学鉴定时客观检测语言加工能力是否受损的电生理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