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由文献综述、Meta分析与临床研究三部分组成。一、文献综述综述一主要论述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其引起的靶器官损害已成为患者主要死因。盐是引起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与高血压发病关系密切。高盐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血压升高,并加速靶器官如心、肾、血管损害进展。综述二则主要论述中医对于高血压的认识以及盐(咸)之味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从中医病因病机分析的角度阐述盐(咸)致高血压与肝、脾、肾及血脉密切相关。不同中医证型表现的个体,其盐敏感性不同,高血压实证患者盐敏感性普遍高于虚证。临床辨证应用中药可改善盐敏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减轻靶器官损害情况及缓解症状。二、降低盐摄入对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目的:探讨降低盐摄入对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 CNKI、万方、CBM、VIP、ChiCTR、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有关降低盐摄入对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影响的RCT研究的文献。根据Cochrane HandBook5.1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建库和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各大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3月所发表的9072篇文献中最终选取11篇,涉及原发性HT患者1399例,试验组700例,对照组699例。通过Meta分析发现:①降低盐摄入后,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下降,SBP合并后的加权均数差WMD=-14.01,95%CI=-19.93~-8.09,Z=4.64,P<0.00001,DBP 合并后的 WMD=-10.4,95%CI=-16.73~-4.07,Z=3.22,P<0.001。②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无论删掉哪一个单项研究均对合并效应量影响较小,说明纳入的研究文献之间的差异较小,而SBP和DBP估计值分别落在95%CI=-21.04~-5.98和95%CI=-18~1.5。③以干预时限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干预时限≤1月(lm),干预时限>1月但≤3月(3m),干预时限>3m的各试验组经限盐干预后SBP、DBP均下降明显,SBP 合并的 WMD 分别为-20.2[95%CI=-26.2~-13.85,Z=6.36,P<0.00001,I 2 =91%]、-6.41[95%CI=-10.82~-2.01,Z=2.85,P<0.004,12 =82%]、-7.39[95%CI=-11.97~-2.882,Z=3.17,P=0.002,I2=82%]。而 DBP 合并的 WMD 分别为-15.68[95%CI=-22.61~-8.75,Z=4.43,P=0.00001,I2=99%]、-9.00[95%CI=-16.22~-1.77,Z=2.44,P=0.01,12 =97%]、-3.03[95%CI=-6.24~-0.19,Z=l.85,P=0.06,I2=78%]。结论:1.降低盐摄入可减低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2.降低盐摄入对我国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降压效果与干预时限有关。三、临床研究目的:1.探索盐阈与盐摄入量、HT及靶器官损害的关系;2.探讨盐阈与HT患者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黄力主任门诊及病房100例符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2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调查,完善基本资料、饮食生活方式问卷,通过Beckman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液学指标如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电解质、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同型半胱氨酸及尿液指标如24h尿钠、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尿β 2微球蛋白、尿肌酐、尿钠/肌酐比、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尿肌酐比以及靶器官损害检查(血管内皮功能、肢体动脉检查、24h动态心电图、颈动脉超声、超声心动图)结果。同时收集患者四诊信息,综合辨证。按照盐阈的高低分为A、B两组,将两组的数据录入EXCEL并通过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1基线情况比较:高血压组与正常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比较,经统计分析,P>0.05,提示两组并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1.2 24h尿钠、盐摄入量、血压(SBP、DBP)以及盐阈比较: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24h尿钠、每日盐摄入量以及血压(SBP、DBP)相比较,P均<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组患者的盐摄入量、24h尿钠、SBP、DB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男性盐摄入量高于女性;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盐阈比较,P>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2.盐摄入量与高血压及相关因素比较:2.1家族史:根据有无高血压家族史将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P>0.05,两组盐摄入量比较,结果并无统计学差异;2.2 口味咸淡:口味偏咸组与口味不咸(含口味适中与偏淡)组的盐摄入量比较,P<0.001,提示结果有统计学差异,口味偏咸组盐摄入量明显高于口味不咸组;2.3高血压分级与盐摄入量比较:P均>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从整体数据上看,盐摄入量的趋势为:2级高血压>3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2.4高血压危险因素分层与盐摄入量比较:P均<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且极高危组>中危组>高危组。3.盐阈与盐摄入量、24h尿钠、血压的相关性:A、B组盐摄入量、24h尿钠、SBP比较,P均<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B组患者较A组患者24h尿钠水平、盐摄入量及SBP更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盐阈与24h尿钠、每日盐摄入量、SBP相关性是显著的(双侧检验,置信度为0.01时),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为0.393、0.393、0.718)。经而DBP组间比较,P>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4.盐阈高低与高血压及相关因素的比较:(按盐阈高低分为A组和B组)4.1基线情况比较:A组与B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腰围、性别、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工作类型、运动情况、BMI、血钠、血钾、血氯水平、HCY、TC、TG、HDL-C、LDL-C、VLDL-C比较,P均>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即A、B两组基线情况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4.2家族史:A组与B组比较,P>0.05,提示两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4.3 口味咸淡:A组与B组在口味咸淡方面,P<0.05,提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A组口味重于B组。后以盐阈为应变量,口味咸淡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B=2.773,SE=0.777,Wals=12.724,P=0.000<0.001,提示口味咸淡与盐阈呈正相关关系;4.4高血压分级: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盐阈两两比较,P均<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从整体比例看,A组患者比例高于B组,这提示并非血压分级越高,盐阈就越高;4.5高血压危险分层:A组与B组比较,P均>0.05,未发现显著差异。从整体上看,各分层中A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组;5.盐阈高低与靶器官损害指标比较5.1血管损害指标比较:A、B两组的FMD、双侧ABI及baPWV、IMT比较,P均>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从整体的数据看,两组患者的baPWV、IMT均明显高于正常上限;5.2 FBG、INS Oh、HbAlc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比较:A、B两组的FBG、INS Oh、HbAlc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比较,P均>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FBG均明显高于正常上限,且高盐阈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均值低于低盐阈组,而HBAlc则高于低盐阈组;5.3 肾损害指标比较:A、B 两组的 BUN、UA、Scr、mAlb、RBP、NAG、β 2-MG、mAlb/Cr、NAG/Cr、24h尿蛋白比较,P均>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A组早期肾损害检出率为19.2%,B组为13.6%,A组稍高于B组,但P>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5.4心脏损害相关指标比较:A、B两组的SV1、RV5、SV1+RV5、24h平均HR、SDNN、LVEDD、LA、EF等比较,P均>0.05,结果无统计学差异。从整体的数据看,两组患者SV1、RV5、SV1+RV5、24h平均HR、SDNN、LVEDD、LA、EF等指标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6.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盐阈、盐摄入量比较:6.1中医证型的分布:选入的100例患者中,肝火亢盛型34例,阴虚阳亢型24例,痰湿壅盛型22例,阴阳两虚型11例,瘀血内阻型9例;6.2 一般情况与中医证型的关系:除肝火亢盛组与痰湿壅盛组腰围比较,1P<0.05,提示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组间年龄、BMI、腰围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差异;性别方面,除阴虚阳亢组分别与痰湿壅盛组、瘀血内阻组之间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组在性别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6.3盐阈、盐摄入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6.3.1不同证型患者盐摄入量的比较: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盐摄入量之间相互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差异。从整体上看,盐摄入量的趋势:痰湿壅盛型>肝火上亢型>阴阳两虚型>阴虚阳亢型>瘀血内阻型;6.3.2不同盐阈组高血压患者证型及盐摄入量比较:A组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与B组同证型HT患者盐摄入量比较,P<0.05,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他证型在A、B两组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A组中,阴虚阳亢型患者的盐摄入量与痰湿壅盛型、瘀血内阻型患者盐摄入量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从整体趋势看,A组中痰湿壅盛型患者盐摄入量最高,其次是阴阳两虚型、肝火上亢型,阴虚阳亢型次之,瘀血内阻型最低。而B组中则阴虚阳亢型患者盐摄入最高,其次是阴阳两虚型、肝火亢盛型者,痰湿壅盛型次之,最低的仍是瘀血内阻型。结论:1.HT患者普遍盐摄入高于正常人,且男性大于女性。2.盐阈与24h尿钠、盐摄入量、SBP有关且呈正相关。3.HT患者口味咸淡与盐阈、盐摄入量情况一致。4.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盐摄入量并无显著差异,但不同危险分组高血压患者盐摄入量有显著差异。极高危组患者的盐摄入量最高。5.HT患者baPWV、IMT、GLU上均已高出正常范围,盐阈高者较盐阈低者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6.多食盐者以实证多见,低盐阈组以痰湿壅盛型HT患者盐摄入量最多,高盐阈组中则以阴虚阳亢型HT患者盐摄入最高,应注意限盐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