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龙介电常数低,尺寸稳定性好,耐强酸强碱,但其干态和低温韧性差,冲击强度低,在汽车轴套轴承、电子电器、汽车软管等行业的使用受限。因此,超韧尼龙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尼龙的增韧方法有很多,如弹性体增韧、有机刚性粒子增韧、无机粒子增韧等,其中与弹性体共混可有效提高尼龙的冲击韧性。共混材料性能较优配方往往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大量的正交实验得到。如何通过一种简单的实验手段,快速确定超韧尼龙的最优配方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本课题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尼龙1212/POE/POE-g-MAH反应性增容共混材料,固定弹性体的比例,考察POE/POE-g-MAH的组成对共混材料力学性能、流变特性以及相形态的影响,期望找到共混材料流变特性和力学性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尼龙1212/POE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与弯曲强度随POE含量的增大逐渐降低,冲击强度则明显上升。当POE含量为20%时,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约为纯尼龙1212的2倍。(2)固定尼龙1212与弹性体总量的比例为80/20,改变弹性体中功能化弹性体的用量,尼龙1212/POE/POE-g-MAH反应性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最高可达77.25 kJ/m~2,约为纯尼龙1212的4.7倍;固定尼龙1212与弹性体总量的比例为50/50,反应性共混材料的冲击强度最高可达62.97 kJ/m~2,约为纯尼龙1212的3.8倍。(3)弹性体含量为20%时,尼龙1212/POE/POE-g-MAH反应性共混材料呈现“海-岛”状结构;弹性体含量为50%时,共混材料呈现共连续相结构。增容剂的加入可以有效减小弹性体相的尺寸,使冲击断面变得更为粗糙。(4)流变行为研究表明,随着弹性体中POE-g-MAH的含量的改变,尼龙1212/POE/POE-g-MAH反应性共混材料的储能模量曲线均在低频区出现“第二平台”,发生了明显的液固转变。(5)尼龙1212与弹性体总量比例为80/20和50/50的尼龙1212/POE/POE-g-MAH反应性共混体系均出现一个凝胶点,分别为35%和10.45%。凝胶点对应的共混材料均呈现最高的冲击强度,分别为84.79 kJ/m~2和65.54 kJ/m~2,表明该反应性共混材料的流变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6)凝胶点对应共混材料在受到冲击过程中,尼龙1212和POE-g-MAH生成的接枝共聚物被拉拔出基体。80/20共混材料断面呈现大量“棒状”结构,而50/50共混材料断面呈现大量“丝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