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频繁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ksk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是企业寻求快速扩张与产业整合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普遍存在于各国资本市场的频繁并购现象引起了学者的注意,成为研究的热点。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并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并购动因和并购绩效。本文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间资本市场存在制度性缺陷和监管不完善的背景,研究上市公司频繁并购的动因及频繁并购后短期和长期绩效的变化,回答频繁并购是否创造价值这一问题,以期为上市企业和监管者提供建议。   本文采用2006-2008年间上市公司发生的11051起并购交易作为研究对象,将在3年内发生至少5起以上并购的现象定义为频繁并购,从中筛选出57家企业319个并购事件样本。通过研究频繁并购类公司的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绩效表现,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随着并购阶次增加,频繁并购公司的异常收益呈现出递减的趋势;(2)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整体上频繁并购的公司异常收益均显著为负;(3)政府干预与公司管理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强管理能力与弱政府干预,或者弱管理能力与强政府关联组合方式的公司有更出色的长期市场绩效。
其他文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认为:“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力优势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等
图1、图2是“三臭之不食”的“臭”字,后来写作“嗅”,就是闻,用鼻子辨别气味。图1是甲骨文,由图3“自”和图4“犬”两部分组成。图3“自”是“鼻”的本字,是个象形字,后来借用作表示“自己”的“自”,才加声符“畀”,成为形声字。  “臭”的字形反映出古代早已有畜养犬的习俗。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我国古代养犬很早,甲骨卜辞中多见用犬做牲的记载,如“口于多介父犬”“贞于父甲口犬”“口于父丁百犬”。
期刊
文章以杨诘苍的中国古典水墨画形式的绘画装置创作为切入点,分析其杂糅唐、宋、元文人画及寺庙壁画中浓墨重彩的工笔技法。文章认为杨诘苍的创作将“水墨”带入当代艺术,中国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飞速发展,国际贸易额也与同俱增,2011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首次突破了3万亿大关。但在飞速发展的背后,国际贸易信用风险问题则显得R趋严重,许多外贸企业由于
回顾巴塞尔协议发展历程,它已经成为更为全面、复杂,更加满足金融市场的客观需要、更加满足金融业对风险管理敏感需求的监管框架。其中资本充足率更为准确的反映银行经营的风险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耗减、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