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立克氏病是一种鸡常见的肿瘤疾病,目前尚未见到对其早期肿瘤诊断的研究报告。除本实验室外,关于鸡感染马立克氏病后宿主基因组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报道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SPF鸡感染马立克氏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株后,利用部分微卫星位点定期检测宿主基因组微卫星不稳定的情况,意在发现宿主感染弱毒后基因组微卫星有没有发生MSI和LOH变化,进一步研究鸡马立克氏病发生微卫星不稳定性变化和抗病育种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为早期诊断马立克氏肿瘤病提供研究性基础资料。试验一、某鸡场爆发马立克氏病的患鸡进行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分子生物诊断;试验二、采用PCR、PAGE、银染技术,利用预选的45个微卫星位点,对爆发马立克氏病的患鸡进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试验三、通过饲养40只SPF鸡,10日龄人工接种弱毒(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接种两周后心脏采血,以后定期心脏采血,分离淋巴细胞,采集正常组织作为对照,提取细胞基因组DNA,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选择45个微卫星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银染等技术检测基因组微卫星不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1)经一系列诊断确诊某鸡场爆发的是马立克氏病,属禽疱疹病毒Ⅰ型;2)所预选的45个微卫星位点,有39个微卫星位点发生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还得出肿瘤组织和淋巴细胞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变化存在75.6%符合率,为后期试验提供了保障;3)SPF鸡接种弱毒(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后有44个微卫星位点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变化,主要发生在前三、四次采集的样品,发生微卫星不稳定性的鸡第五次采集的样品中检测不到微卫星不稳定性。本试验用人工接种活疫苗后,首次利用微卫星不稳定性进行研究,发现微卫星前期发生微卫星不稳定性后期恢复到正常状态这种现象,引起这种现象可能由于自身的修复系统、免疫反应、中和反应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为研究马立克氏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个新思路、新角度,更为后期试验以PCR、电泳和银染为基础的微卫星技术快速、有效地早期检测马立克氏病提供有利的研究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