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Springer、Elsevier SD、Web of science(SCI)、Journal Citation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Springer、Elsevier SD、Web of science(SCI)、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有关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随机(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CCT)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0年11月,没有纳入数据库的文献辅以手工检索。根据制定好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然后确定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采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5.3和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22篇纳入文献Meta分析结果如下:1.穴位注射+针刺VS针刺22项试验,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组与单独针刺组相比,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6,I2=48.8%),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1,95%CI(1.17,1.26)],即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独针刺治疗。森林图显示22项试验中有12项试验的横线与无效线相交,即12项试验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相对稳健。穴位注射+针刺VS针刺22项试验总有效率漏斗图图形不太对称,可认为22项试验存在一定发表偏倚,利用STATA软件进行egger和begg分析,结果也说明存在存在发表偏倚。2.回归分析及亚组分析:根据森林图结果显示,I2=48.8%虽然小于50%但是也属于中等异质性,为了使结果更稳健,需要寻找异质性来源。通过仔细分析文献,归纳了三类可能引起异质性的因素,发表年份(A)、病程(B)、穴位注射药物(C)对Meta回归结果进行Permute(蒙特卡罗法)运算校正(Permutations=5000),综上结果显示,病程(B)P=0.016,小于0.05,说明病程很可能是总有效率异质性来源,需要以病程分组,进行亚组分析。通过仔细阅读文献,将纳入的22篇文献按是不是急性期分为2组,但是有3篇文献未提及是否为急性期,因此多编1组,总共是3组。进行亚组分析,森林图结果显示,各组I2=0%但是结局未变。总的I2=48.8%,说明病程长短可能为异质性来源。证明结论稳健,穴位注射+针刺优于单独针刺组。3.愈显率分析:穴位注射+针刺VS针刺的15项试验提供了愈显率,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组与单独针刺组相比,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I2=69.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4,95%CI(1.08,1.67)],即穴位注射+针刺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独针刺治疗。森林图结果显示有11项试验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有异质性做敏感分析。结果显示,有两篇文献(王维杰、蔡礼松)剔除后异质性变低。穴位注射+针刺VS针刺15项试验总有效率漏斗图图形不太对称,可认为15项试验存在一定发表偏倚,同时利用STATA软件进行egger和begg分析,结果也说明存在存在发表偏倚。3.平均治愈时间:纳入的22篇文献中3篇描述了治疗后起效时间,治愈时间越短说明疗效越好。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组与单独针刺组相比,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2,I2=82.7%),采用随机效应模型,[WMD=-5.27,95%CI(-7.99,2.56)],P=0.003,3个文献合并有统计意义,但是异质性太高,原因可能是文献量少且样本量差距较大。结果不够稳健。结论:1.本研究纳入的2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治疗在总体有效率、愈显率、疗效起效时间改善优于单独针刺治疗。可初步认为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独针刺治疗,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2.本研究纳入的22篇文献在分配隐藏、盲法实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与实验本身设计相关,但是不影响结论。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5)”,探讨近20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证候及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资料与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关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文献,筛选后以文献名称、第一作者、发表年份、辨证分型、方剂名称、药物组成等为主题绘制Excel表格数据库。并应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经典方剂的临床扩展运用奠定基础。材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部呼吸科的患者,西医诊断为支扩合并感染的患者,且中医辨证为痰热壅肺证,共80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清金化痰汤,疗程均为2周。分别于
目的:观察姜树民教授“益气润肠颗粒”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姜树民教授门诊并且诊断为功能性便秘且中医证型符合气虚型便秘的患者。经过严格的筛选之后,最终选取9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47例,对照组共46例。观察组给予益气润肠颗粒口服,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视网膜蓝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本实验将SD大鼠分为五组,每组五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N)、模型对照组(M)、补阳还五汤低浓度组(A)、补阳还五汤中浓度组(B)、补阳还五汤高浓度组(C)共25只,应用480nm波长的8000k蓝光灯12小时明暗交替照射大鼠视网膜蓝光损伤模型。每组鼠均进行眼底照相、暗视野闪光ERG检测,建立模型周期为14天,在造模前一周开始给药,
目的:观察都气丸合参蛤散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以下简称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2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招募符合慢阻肺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经过严格筛查之后,最终选取11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本文通过利用中药复方精炼方干预脾虚痰浊血脂异常患者,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肠道菌群、IL-6(白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以更好探讨与评价中药复方精炼方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本试验于2018年10月开始,从辽宁中医住院部以及门诊部招募受试者180人。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非血脂异常组60人、中药组60人、对照组60
目的:回顾性分析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对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和实验室理化检查指标的变化,客观评价香砂六君子汤加味通过健脾化湿、益肾化瘀法对于此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该研究通过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病房病案信息系统筛选出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被诊断为CKD3-5期的患者437例。遵循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患者306例,其中使用肾康注射液和
目的:观察形神统一理论指导下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病例的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部及殷东风教授门诊以卵巢癌为唯一原发肿瘤且就诊次数诊次数≥2次的病例。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采集卵巢癌患者的分期,有无复发,理化检查及症状,服用中药汤剂情况,对各期卵巢癌患者在观察期内初次和末次形伤、神伤评分采用加权平
目的:通过观察温针疗法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以及肩手综合征量表评分的影响,探讨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推广温针疗法在临床中的运用。材料与方法:本次研究一共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信封法进行分组,随机分为观察组(温针疗法)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疗法),每组各30人,本次实验过程中病例完整。通过目测类比评分法(V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
目的: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分析其中医证候特点与一般资料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CKD分期等)以及实验室客观指标(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等)之间的相关性,为今后患该疾病的患者在中医临床辨证中提供指导意义。方法:1.选取2017年1月1日-2019年1月1日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病房住院的慢性肾脏病3-4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