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地区小麦叶锈菌群体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aochao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叶锈病是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上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之一,研究小麦叶锈菌的群体遗传结构可以更好的了解小麦叶锈菌的变异动态,对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更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及四川的120个小麦叶锈菌单孢子堆菌株进行分子多态性分析。结果如下:1.本研究利用34个小麦抗叶锈近等(单)基因系和已知所含抗叶锈基因的品系对120个叶锈菌单孢子堆菌株进行毒性测定,根据记载的侵染型结果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小麦叶锈菌毒性相似性较高且差异不大,相似系数为0.74-1.00,表明叶锈菌所含毒性基因差异不大。不同地区间叶锈菌株可能具有相近或相同毒性类型。2.本研究利用30对SSR引物对120个叶锈菌单孢子堆菌株进行分析,其中25对SSR引物可扩增出多态性条带。25对SSR引物可在120个小麦叶锈菌基因组中扩增出85个稳定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64个,多态性百分率为75.29%,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每对引物3.4个,表明叶锈菌遗传多样性较丰富。聚类分析表明,叶锈菌遗传相似系数为0.74-1.00,遗传多态性与地理来源具有一定相关性。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具有相同的DNA指纹,为小麦叶锈菌在不同群体间的基因交流提供了分子证据。3.比较小麦叶锈菌的毒性多态性和SSR分子多态性聚类分析树状图,发现二者之间没有相关性。利用NTSYS-pc2.10e软件中MXCOMP程序对毒性和分子多态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04,也表明二者没有相关性。4.对出现频率较高的6个生理小种的59个叶锈菌株的毒性多态性和SSR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6个生理小种的毒性多态性和SSR多态性都很丰富,生理小种(毒性类型)与SSR基因型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相同生理小种可能存在毒性差异,并具有不同的DNA指纹。不同生理小种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DNA指纹。5.通过对河北、河南、山东及四川小麦叶锈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发现小麦叶锈菌遗传多样性丰富,其中河北、河南、山东的叶锈菌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同且高于四川群体。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96处4个群体聚为2大类,河南、山东及四川群体聚为一类,河北群体自成一类,其中河南和山东群体亲缘关系最近,表明群体间小麦叶锈菌遗传相似性较高,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群体间和群体内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8.93%,群体内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91.07%,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部。河北、河南、山东、四川4省的小麦叶锈菌群体间的基因流为6.10,从分子水平上说明了地区间存在广泛的基因和菌源交流。6.引物RB8能够检测到小麦叶锈菌群体存在遗传重组现象,重组率为82.5%,不同地区间重组率存在差异。从分子水平证实了叶锈菌存在遗传重组现象。
其他文献
汽车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装配过程中螺栓联接这一最基本过程也在改善装配质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就螺栓联接在装配时的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分析质量控制
500kV换流变压器是直流换流站的设备,其是确保高压直流电稳定输送的重要基础.不过换流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故障,如果不能有效处理故障必然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从国有企业专利运营收益分配中的核心问题收益分配基准以及收益的计算出发,给出了适合国有企业的不同来源的专利运营收益计算方法,并比较了个计算方法之间的优势,为国有企业
地面观测气象时是借助仪器和目力,对近地面和云的大气变化情况进行系统、连续的测定和观察,进而收集各种气象要素,然后经过针对处理上传.其中气象观测设备在观测气象中尤为重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粮、菜、饲、加工兼用型作物,已成为世界上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黑痣病是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对中国北方地区马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类的进步,汽车成为现阶段人们生产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工具,汽车设计与制造行业也不断进步与发展,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满足人们对汽车的不同使用需求,汽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国内最广泛应用的手机操作系统是Android,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本项目开发基于Android平台的音乐共享系统,实现蓝牙
阐述了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从其结构特点出发,探讨轴向气体力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一种轴向气体力在工程应用中的简化算法.
本文对供电企业保供电工作的常态化管理进行了探究.针对这个问题县级供电企业应该做到:规范保供电工作管理机制;规范保供电工作流程;加强人员管理、电网管理和设备管理;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