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别检测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健康体检者血清、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血清及宫颈癌患者血清中miR-630的差异表达,进一步探讨miR-630表达的临床意义,并判断其诊断宫颈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手术患者的新鲜宫颈癌组织标本53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治疗。同时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宫颈癌患者血液标本30例、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血液标本10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20例,患者接受手术及放化疗前采集血液,盛放于真空采集管中。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方法检测miR-630在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应用SPSS软件及GraphPad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图表。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miR-630在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后者表达显著下降,将miR-630在正常宫颈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定为1,其在宫颈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08±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945,P=0.000)。2.如果我们将miR-630的相对表达量高于0.08认为是高表达,低于0.08为低表达,则可以看出miR-630的高低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类型方面无明显相关性,但是与肿瘤的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存在相关性(P<0.05),即随着宫颈癌分期的增高,miR-630低表达的频率更高,更可能发生淋巴结的转移。3.将miR-630在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定为1,则miR-630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血清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27±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989,P=0.000);宫颈癌患者血清中miR-630的相对表达量为0.10±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405,P=0.000)。4.血清miR-630诊断宫颈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94.7%,其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结论:1.miR-630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随着肿瘤分期增加,miR-630的表达呈下降趋势,其可能是个抑癌基因。2.miR-630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FIGO分期呈负相关,其低表达提示肿瘤分期增加,此外miR-630的表达与年龄、病理类型无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3.血清中miR-630的表达与组织中一致,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下调,可用于宫颈癌诊断的候选分子标志物,但仍需扩大样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