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透明抗冲击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ra_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环己烷为溶剂,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以四氢呋喃为极性添加剂,采用阴离子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多种线型和星型的液体丁二烯、苯乙烯系列聚合物。通过GPC、FT-IR、1H-NMR和13C-NMR法对其相对分子量及其分布、聚合物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甲苯为溶剂,采用甲酸-过氧化氢原位法对上述液体丁苯系列聚合物进行了环氧化反应,制备了多种新型液体环氧化物偶联剂——线型和星型的环氧化丁苯嵌段共聚物(b-ELBSC)、环氧化丁苯含渐变段共聚物(t-ELBSC)、环氧化丁苯无规共聚物(r-ELBSC)和环氧化星型聚丁二烯(s-ELPB)。考察了过氧化氢(H2O2)用量、环氧化反应时间和温度、分子量、苯乙烯含量和序列结构等因素与环氧化液体丁苯共聚物(ELBSC)环氧化程度的变化规律;考察了环氧化液体丁苯共聚物(ELBSC)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CH3Si(OCH33)偶联剂的偶联规律,研究了偶联温度、偶联时间、偶联剂用量、四氢呋喃用量等对聚丁二烯锂活性链末端偶联规律的影响;应用s-ELPB、ELBSC、环氧大豆油和CH3Si(OCH33为偶联剂分别制备了星型梳状和线型梳状以及三臂星型的丁二烯、苯乙烯多元嵌段共聚物,重点考察了分子量、苯乙烯含量、嵌段长度、序列结构、引发次数和引发剂用量比等因素对星型梳状支化丁苯嵌段共聚物分子链微观结构的影响,进而评价材料的力学性能。环氧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控制H2O2用量可以得到环氧值可控的ELBSC,并当H2O2/LPBS(mol)为0.6,反应时间在120min,温度在50℃时可达到最大环氧值。偶联规律表明,偶联剂用量在环氧基团/n-BuLi(摩尔比)为1.0时,偶联效率达到最大值,随着偶联剂用量的增加,相对臂数逐渐减少,平均臂数先增加后减少,分子量分布先变宽后变窄;THF用量在THF/n-BuLi(摩尔比)为1时,偶联效率达到最大值,THF用量对臂数和分子量分布影响不大;随着偶联温度的升高,偶联效率逐渐升高,偶联温度对臂数和分子量分布影响不大;随着偶联时间的增加,偶联效率逐渐升高,在偶联时间为30min后偶联效率升高缓慢,认为在30min内偶联反应基本反应完全,偶联时间对臂数和分子量分布影响不大。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增大,冲击强度越大,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降低,分子量在8到20万,THF/Li在10到30,S1-S2-B1/S3-B2-Li1和S2-B1/S3-B2-Li2比例为1:2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都较高。冲击强度最好的是由s-ELPB制备的星型梳状支化丁苯共聚物,其次为ELBSC、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和环氧大豆油。
其他文献
锤状指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由于Ⅰ区伸指肌腱断裂或远节指骨基底背侧撕脱骨折而引起得一种畸形,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如果早期没有进行治疗,晚期可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及并发鹅颈指畸
【目的】本课题建立胸腰椎(T12-L2)有限元模型,建立模拟L1 骨折前柱、中柱、前中柱骨折,再分别与建立的前路、后路内固定模型组合成内固定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加载,计算出L1 椎
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疾病,死亡率高达50%。因此正确诊断及治疗此疾病的意义重大。长期以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一
目的:寻求一种疗效确切、疗程短、并发症少、便于临床推广运用的慢性肛裂的治疗手术方法。 方法:将80例慢性肛裂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0例)采用改良纵切横缝术;对照组(40例
目的:掌握角质形成细胞培养的技术,了解细胞的生长特性;表皮生长因子在不同浓度条件下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影响,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质形成细胞有无异常分化的作用。方法:
目的: 1. 研究上胸椎前方的解剖结构,具体分析两侧喉返神经的走行及与椎体的关系,研究胸导管的走行及与椎体的对应关系。对比不同的个体出入纵隔的大血管与上胸椎的关系及其
研究背景 股骨远端骨折包括股骨内、外髁骨折,股骨髁间骨折和距关节面15cm以内的股骨髁上骨折,约占整个股骨骨折的6%,该部位多为松质骨且髓腔较宽。随着交通运输和工农业生产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颅内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我们选择56例颅内病变部位深、病灶小、边界不清或邻近重要功能区的患者,随机分成导航组和对照组。导航组28
不论是分析桥梁的结构响应,还是长期监测桥梁的健康状态,一个准确和有效的“基准”有限元模型都是不可缺少的。但由于多年使用,一些斜拉桥的结构、材料等都已经发生变化,仅依
目的FGFR2是参与骨骼发育过程的重要生长因子,其功能增强性突变可引起多种类型的骨骼遗传疾病-囟门早闭。有研究证实FGFR2参与了骨折愈合过程,但具体的分子机制和作用结果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