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需品。能源的可持续开发与高效率的利用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永恒课题。目前达到地面的太阳能是现有的技术手段所能耗用的10000倍左右。因此利用光伏电池高效、低成本地转化太阳能为人类所用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个限制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主要问题在于光伏电池对太阳能全谱的不敏感。在c-Si (Eg=1.1ev)太阳能电池中,由Shockley-Queisser极限定义,最大效率上限为31%。目前,为了增加单节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三价稀土离子由于具有丰富的能级结构能够很好的进行光调控,成为主要的实现有效光谱转换的选择。上转换过程、下转换量子剪裁过程应用到光谱转换层中最为广泛,尽管这些基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不足。围绕着对近红外量子剪裁等基础物理问题的深层次理解,以及亟需深入研究在上转换材料中提高上转换效率、调控上转换发光、在不同基质材料中上转换发光过程的特异性等基础研究内容,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采用溶剂热的方法制得了LaF3:Sm3+六角相纳米晶材料,系统研究了在可见光激发的下转换近红外发射,得出了在LaF3:Sm3+(0.4mol%)纳米晶中最高的理论量子剪裁效率能够达到193%,考虑到光谱匹配的原因,LaF3:Sm3+纳米晶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在提高Ge基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中有潜在的应用。[2]通过系统研究立方相荧光粉NaLuF4: Er3+, Yb3+的下转换量子剪裁过程,总结出了近红外量子剪裁通道,计算了Er3+到Yb3+能量传递效率,并得出荧光粉理论的量子剪裁效率几乎相同(199%),展现了Er3+离子作为激活剂具有高的近红外量子剪裁效率。[3]利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胶晶模板法成功合成了YOF, GdOF和LaOF掺杂Yb3+和Er3+离子的三维有序大孔的上转换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研究得出LnOF光子晶体中自发辐射速率的抑制源于有效折射率的变化而非局域态密度的降低;发现LnOF光子晶体的三维有序大孔和薄层状结构降低有效折射率以及抑制局域热效应。此工作对深入理解光子晶体效应作用于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过程和多功能光电器件的应用有重要意义。[4]我们研究了LnOF: Yb3+, Er3+纳米粉体材料的基质依赖的上转换发射谱,及温度依赖的上转换发射谱,并通过电子自旋共振谱图分析了白光宽带发射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