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非常规油气规模快速发展,已带来全球能源行业资源供需格局、开采方式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全方位的重大转变。川西须五段非常规储层作为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岩性致密,物性较差等特点,运用常规的储层识别与评价技术识别非常规储层,计算的储层参数误差大,测井解释符合率不高,不能够满足现在勘探开发的需要。 在资料收集和预处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建立了川西须五段粘土矿物含量计算模型;通过岩心分析数据与测井资料相关性分析,建立了镜质体反射率Ro和总有机碳含量TOC多元回归方法的测井解释模型;采用岩心数据刻度测井资料的方法建立了川西须五段页岩气储层孔隙度、饱和度和渗透率测井解释模型;从基础理论出发进而推导出游离气含量的测井计算模型;通过岩心数据分析测定页岩的吸附气含量,以及分析吸附气含量与孔隙度、粘土含量、有机质含量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岩心吸附气含量与测井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建立了吸附气、游离气含量统计模型。 在川西地区须五段非常规储层中,基于垂向上岩性组合特征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富砂型、富泥型和互层型储层。非常规储层的测井曲线响应一般具有高自然伽马异(高铀异常)、高声波时差、高中子、高电阻率、相对低密度以及低PE特征。 基于岩石力学实验、岩石力学理论及现场测试资料等建立了非常规储层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方法、裂缝分析模型及可压裂性指标,处理成果能够有效地评价非常规储层品质。计算的岩石力学参数主要包括岩石弹性参数、强度参数、三压力参数及地应力参数;采用曲线变化率法、反射系数法等实现了对裂缝及地层非均质性评价;采用脆性指数及偶极横波各向异性进行地层可压裂性评价。 在非常规储层的“六性”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研究电性、岩性、物性、含气性、地化特性及可压裂性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非常规储层的测井评价标准,进而进行现场应用效果评价,测井解释符合率达到83.34%,提高了测井解释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