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更新改造中的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随着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的深入,城市规划工作者们认识到,仅停留在城市规划层面上是不够的。要延续历史街区的文脉,使历史街区焕发昔日的活力,就必须进一步深入到城市设计的层面上。本文及时地把握了这一动态,以新疆喀什维吾尔族历史街区城市设计为例,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分析喀什历史街区的特色和存在问题,试图从中探求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的可行性策略。
喀什是地处我国西部的边陲古城,是国务院于1986年颁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喀什旧城的历史街区形成至今已有2100年的历史,在古代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段南、北诸道在西端的总汇处。曾先后聚居在这里的有:回纥、回鹘、焉耆、龟兹、于田、吐蕃、契丹、蒙古等多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变化中,形成了维吾尔族。伊斯兰教的共同信仰,使得这个民族共同体进一步巩固下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维吾尔族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这些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都与历史街区特色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街区是喀什历史文化的载体。同时,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历史街区也面临着土地配置低效率、住宅老化拥挤、基础设施滞后、历史风貌丧失加剧,历史街区活力不足的困惑。对喀什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研究,是保护城市地域特色的要求,也是延续地区历史文脉,增强居民对生活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焕发旧城活力的要求。
本文以城市设计的图底关系论、场所文脉论和城市意象论为理论基础;在大量阅读新疆喀什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研究维吾尔族历史街区形成、发展;并从城市设计角度分析历史街区的特点,对历史街区的意象要素、建筑特色、景观特色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历史街区实地调研,发现历史街区现存问题并加以分析,得出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之后结合居民问卷分析,得出维族居民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意象;最后提出喀什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的理念,以及历史街区保护性城市设计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