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芸薹属植物属间杂交是建立十字花科种质资源库的主要途径之一,而提高属间杂种结实率是利用属间杂种的必备条件。本研究在芸薹属植物与萝卜属间杂交的人工授粉中采用甘氨酸(Gly100mg/L)、赤霉素(GA360mg/L)和氯化钠(NaCl 5%)溶液涂抹柱头等方法,促进了受精及子房和胚的发育。另外,还通过子房培养挽救方法,培养芸薹属植物与萝卜杂交子房并获得杂种,建立了一个获得芸薹属植物与萝卜属间杂交后代的较佳培养体系。另外,还通过SSR方法对利用上述方法获得的杂种进行分子鉴定,以确定属间杂种的真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芸薹属植物与萝卜属间杂交属高度不亲和。本试验授粉2240朵花,仅得到128个角果,196粒种子。将196粒种子播种后,对植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发现无父本性状或中间类型,大多为偏母本植株。 2、在芸薹属植物与萝卜属间的田间杂交中,亲本基因型和杂交方式是影响结实率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组合间亲和性不一样。在以3种类型油菜为母本,萝卜为父本的杂交中,甘蓝型油菜与萝卜的亲和性强于芥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白菜型油菜与萝卜的亲和性较差。而以萝卜为母本,3种类型油菜为父本的杂交中,结果则相反,萝卜与白菜型油菜的亲和性强于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各组合杂交方式也影响亲和性,油菜作母本时与萝卜的亲和性优于油菜作父本时与萝卜的亲和性。 3、在芸薹属植物与萝卜属间杂交中,使用Gly、GA3能促进子房和胚的发育,但各组合间的效果不同,表明激素的作用与亲本基因型有关。 4、通过子房培养获得了91株芸薹属与萝卜杂交的再生苗,5株有父母本的性状,其中有3株是以萝卜作母本与湖北白菜杂交所得,说明子房培养是提高芸薹属与萝卜属间杂交结实率的有效方法。并采用秋水仙碱对樱岛大根×湖北白菜3株完全不育的杂种苗进行染色体加倍,效果不明显。 5、通过SSR分子标记对常规杂交获得的196株杂种苗及子房培养获得的91株杂种苗进行鉴定,初步确定通过子房培养获得的2株湖北白菜×樱岛大根杂种苗、3株樱岛大根×湖北白菜杂种苗为真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