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理论向来为翻译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产生与发展,从认知角度研究翻译也成为了翻译研究和发展的新路径,其中,从作为认知方式之一的识解为出发点探讨翻译成为翻译研究者的关注。不少学者从识解角度研究翻译,将识解理论运用到诗歌以及其他文学作品的翻译乃至商务和医药翻译中,但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译者不同的识解过程进行讨论,鲜有研究就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中的识解过程进行讨论和分析。然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其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15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及其译本为研究对象,试图从识解理论的四个维度分析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的识解操作,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过程中的识解运作提供数据依据,进而对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和翻译教学产生启示。本文从识解理论出发,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译者及其翻译过程为切入点,通过批改、反复审阅和对比,选取150名英语学习水平较高且成绩排名前40%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作为样本,采取样品数据收集和对比分析的方式,结合译品中典型并且能够突出学生不同识解过程和结果的词汇和翻译,从背景和辖域,视角,突显和详略度四个识解的维度对他们在翻译中的识解过程进行解读。分析和解读主要围绕识解的四个维度进行,即学生是否识解原文表达背景和辖域上的意义,采取何种视角进行翻译,在表达中如何实现突显以及表现出一定的详略度。在整个翻译过程中,不同学生识解过程不尽相同,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即产生了不同的译文。通过对15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中的识解过程进行分析和解读,研究发现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而理解来源于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决定了他们能否识解原文表达的背景和辖域,采取适当的、符合原文的视角并采用不同手段实现突显。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具备合乎规范的语法知识在翻译阶段十分关键,在本研究中主要体现在译文中词汇、词性、单复数以及搭配的选择。研究中发现的不同译文在四个维度上的体现反映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翻译中的识解运作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他们的翻译特点。同时,研究结果对学生译者翻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一定作用,可从识解原文所表达的背景和辖域,选取与原文相适应的视角并采取不同方式以及详略读实现突显四个方面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翻译能力。此外,研究结果在翻译教学方面也有所启示,教师在翻译课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原文,有针对性地教授语法,并且鼓励和帮助学生接触和不断积累翻译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