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道德观探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md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将一生献给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为追求全人类的解放而奔走,他们的身上闪现着伟大的道德光辉。虽然关于道德观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成文著作,但是他们的论著中也处处体现着道德的重要内容。马克思的道德观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紧密相关联,体现着马克思强烈批判资产阶级剥削压迫的最终目的,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虽经过百余年的历史发展与时空转换,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道德观仍然对当代道德建设有着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马克思对爱尔维修道德功利主义评析为出发点进行马克思恩格斯道德观理论来源的梳理,爱尔维修主张个人利益的追求是道德的基础和归宿,公共利益是道德或美德的标准。进而对比分析了康德的道德自律论和边沁的道德他律论,马克思恩格斯的道德哲学是对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批判和扬弃,对康德抽象的道德主体和先验的理性道德法则给予了纠正,对超阶级立场的全人类道德自律的道德目标进行了批判,在直接现实前提下,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想。如果说康德是动机论的突出代表,他的动机论是其道德自律论的逻辑结论。与此相反,边沁以其道德他律论为前提,从功利原理中直接引申出效果论观点,成为效果论的突出代表。紧接着介绍了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里对哲学的界定,道德是主观意志的法,道德行为具有三个环节。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倡导“爱的宗教”,恩格斯说当费尔巴哈在研究宗教和伦理的时候他的唯心主义的本质体现出来。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三章是对马克思恩格斯道德观的阐释:道德的范畴是历史的,解放的道德。理解马克思道德需要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下,它是现实利益矛盾的体现,是批判的道德,目标在于实现全人类的解放。道德具有唯物主义、阶级性、历史性、发展性的特征。以往的道德有的是唯心主义道德,马克思恩格斯道德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的反映,同时他们反对阶级的、永恒不变的道德,倡导不断发展的进步的道德。道德的批判包括对宗教、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的道德。他们以揭露宗教本质为切入点,进而对封建社会里非人道主义的道德以及资本主义社会里虚假的道德进行批判继承。从马克思经典著作里提炼出关于道德的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及全人类的解放,最后落实到道德的实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到的“一步实际行动胜于一打纲领”的实践是人道主义革命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思想研究是全面把握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正确认识道德问题有利于合理全面的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状,同时为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道德目标,提供发展发向与优化路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应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滑坡”现象具有重要意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如此,马克思恩格斯道德思想的研究具有双重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人民陪审员法》对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制度做出了详细规定,应当注意到其表现出了以下选任倾向:尽管牺牲一些时间精力是人民陪审员履职的必要条件,但仍应突出担任人民陪审员的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上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但是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他们还是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而,大学
在虾蟹养殖池中人工栽培水草,分析评价水生植物的功能及其对池塘养殖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养殖期间的不同季节、月份进行池塘水质分析和虾蟹生长跟踪测定,研究不同品种水草、不
<正>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讲道德、有品行"强调的是品德优秀,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讲道德、有品行"是
会议
在互联网发展的新时代,企业的营销手段更替加快,以社群为载体的营销方式成为新的风口,涌现了一批像"小米","逻辑思维"这样的经典案例,但是更多的传统企业在尝试后却"折戟沉沙
详细介绍了非线性估算的计算模型和原理,并采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为验证非线性估算法的准确性,以淬火热处理为例,采用预设的表面综合换热系数计算工件的瞬态温度场,得到反
<正>研究当代文学史料,"年代学"似乎是很难回避的一个问题。尽管相比于具有悠久历史的古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年代显得短暂,但它迄今为止,毕竟也走过了近70年的历史,是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