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B-TH系统中准循环LDPC编译码的仿真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parity-check codes,LDPC codes)由Gallager在1962年首先提出,在沉寂了多年之后,受到Turbo码的启发,LDPC码再次成为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LDPC码是基于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码,具有非常好的特点:逼近香农限的性能,译码简单且可实行并行操作,适合硬件实现。准循环LDPC(Ouasi-Cyclic LDPC,QC-LDPC)码是一类非常重要的LDPC码,在实际应用中,以低复杂度的编码以及较低的误码平台成为优越的信道编码。DMB-TH(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 TV/Handle Broadcasting)是清华大学提出的具有我国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DMB-TH系统中涉及诸多关键的技术,其中信道编译码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DMB-TH系统中,信道编码采用QC-LDPC码作为内码,BCH码作为外码的级联方式。本文在阐述DMB-TH系统的发送端原理、前向纠错编码模块,概述QC-LDPC码的特点和基于图模型的编译码原理的基础上,对应用在DMB-TH系统中三种码率的QC-LDPC进行编码,分别采用对数似然比测度和积译码算法、最小和算法、改进型最小和算法进行译码,比较其误码性能和译码复杂度。针对如何进一步在提高QC-LDPC码译码性能的同时降低译码复杂度,提出了将分层译码算法应用在DMB-TH系统中,并将分层译码与改进型最小和算法相结合,给出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分层译码算法具有快速译码收敛的优点,在不改变噪声门限的条件下,可使译码迭代次数减半。
其他文献
CMOS有源图像传感器是基于通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把光敏阵列、驱动控制电路、模拟信号处理电路、模拟/数字转换电路等完全集成在一起制成的单芯片数字成像系统。
电磁计算方法的出现,使得要兼顾电磁特性与外形尺寸要求的产品设计工作的效率成倍提高,成本也大幅减少。电大尺寸目标的雷达截面的计算便是融合多个学科的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
DNA计算是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和传统的电子计算机相比,DNA计算机具有高度并行性、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能耗低、DNA分子资源丰富等突出优点,它将有望在某些领域弥补现有
本文在压电陶瓷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锆钛酸铅固溶体系统(PbZr1-xTixO3,PZT)压电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了陶瓷材料各种压电、介电参数在空间分布的各向异性问题。同时在一些具体实验现象的引导下,结合PZT材料的热力学理论,利用XRD、热膨胀分析以及计算机模拟等研究手段,研究了含有ZrO2的PZT压电材料的各种内应力模型。并在综合分析各模型实验条件的前提下,分别对其作出了更进一步的改进,使得
本文以工作流引擎为研究对象,运用面向方面的软件工程思想,采用UML可视化建模方法,迭代增量式开发了面向方面的工作流引擎。首先,本文论述了面向方面的工作流引擎的需求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