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生淀粉产品具有预防糖尿病、降血压、改善肠道健康状况等功效,已成为肥胖、高血压、便秘人群的保健食品。但甘薯回生淀粉的制备产率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类回生淀粉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表明,淀粉回生过程中直链、支链淀粉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并对回生淀粉的分子结构、性能以及回生效率等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直链、支链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采用高压湿热回生、淀粉酶酶解、有机溶剂沉淀等多步分离纯化过程,制备出分子量分布范围较小的甘薯直链、支链淀粉。采用UV、FTIR、SEM、XRD的方法对比直链、支链淀粉混合前后的性质差异。利用凝沉性和冻融稳定性分别研究甘薯淀粉在水和氯化钾溶液中的回生程度,得出三类淀粉抗回生性的顺序:支链淀粉(29)混合淀粉(29)直链淀粉。采用固-液相平衡理论中的经验模型法研究直链、支链淀粉混合前后的热力学数据。通过平衡法测定303.15 K~353.15 K范围内,三类淀粉在水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大小次序:支链淀粉>混合淀粉>直链淀粉。又分别采用理想溶液方程、Apelblat方程和多项式经验方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计算,从所得的平均相对偏差可知,甘薯淀粉在水中的溶解度更符合多项式经验方程。采用Avrami方程研究甘薯直链、支链淀粉混合前后的动力学数据。通过DSC法,测定不同温度、不同时间下,三类淀粉温度与热焓的变化。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回生速率最快,其次是混合淀粉,支链淀粉最慢。在室温(变温7℃~28℃)、4℃、25℃、70℃四组温度下,直链淀粉Avrami指数n<1,成核方式为一次成核;支链淀粉在4℃(回生24 h)和25℃(回生13 h)Avrami指数n>1,成核方式为多次成核;混合淀粉仅在4℃(回生6 h)出现多次成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