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枢纽站微观客流集散模型及仿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c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拥挤状况日益加剧,人们对城市交通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方面正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的轨道交通系统,由于客流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具有很强的聚集效应,特别是在客流高峰期内,大量的客流阻塞和迟滞产生,导致了系统负荷迅速激增,系统服务质量水平急剧下降,旅客出行费用不断高涨,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客流在轨道交通系统内的集散规律,以达到不断加强系统能力,努力提高系统运营服务水平,加快客流的疏散的目的。论文正是以此出发点,以客流集散仿真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建立了轨道交通客流集散仿真模型,并构建了相应的仿真软件系统,以实现评估当前轨道交通系统在不同客流集散条件下的适应性,寻找服务瓶颈,以及为轨道交通系统改建和新建提供预评估方案的功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了地铁枢纽站微观客流集散模型,简称集散模型。将集散模型分为乘客行走行为、设施特征抽象和到达客流三部分进行研究。结合右侧通行和最短路搜索,建立了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乘客行走行为模型,符合我国行人特点,利用建立细化时间片仿真机制,使行人速度、碰撞检测更贴近现实;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设施特征抽象方法,构建地铁枢纽站;到达客流采用泊松分布进行研究。(2)在集散模型之上建立了地铁枢纽站微观客流集散仿真软件框架,简称软件框架。在软件框架内应用面向对象理论设计了通用仿真框架、基于MVC的通用地铁枢纽站微观客流集散仿真框架、乘客行走行为和设施特征组件,在软件框架中应用仿真过程和监控界面分离、缓存对短路径改善仿真性能,提高仿真效率,最后提出了基于软件框架的地铁枢纽站微观客流集散应用系统的责任驱动构建方法。(3)利用软件框架和责任驱动构建方法,构建了西直门地铁枢纽站微观客流集散仿真系统,利用仿真系统进行了从5:00-23:00点的全天仿真,通过分析采集的数据和监控的结果,对地铁枢纽站客流集散的潮汐瓶颈传播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结合这一现象和全天仿真结果对西直门站服务进行评价,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给出合理化建议,进而为更好的运营管理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近二十年PubMed、Science Direct、EBSCO Host、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
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保障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有物质保障。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许多任务就难以落实,要从社
随着竞争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现代企业关注的是如何以更短的时间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在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成本。成本控制要从企业价值链出发,既关注企业内部
<正>一、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十分重要、大有可为,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十分紧迫、任务繁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要工作。不论我国改革发展推进到什
介绍了采用MVR工艺处理高盐废水的必要性、工艺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精进”一词的演变过程是不断地丰富其意韵的过程。“精进”是继承、创新、超越之义,而在创新、超越过程中还应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应有专心专一,永不满足,不懈地超越奋进的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重要的主电源或备用电源在通信、军事、医院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式励磁控制器精度高,动态响应快,是保证柴油发电机组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随着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生活,其不可避免地遭遇“合法性”与“问责性”的诉求。同时,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凝聚着启迪心智、升华灵魂、以及保护
高层建筑空调设计,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然而由于建筑空间、面积、噪声要求等因素制约,新风系统设计难度较大,问题较多。本文根据工程实践,对系统布置、新
<正>吉州区以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创新社区治理中的作用。2014年,吉州区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