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在跨国投资经营上发展迅猛,同时也不可避免会遭遇到政治风险,尤其是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投资经营比重越来越大,规避政治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中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中面临的政治风险及其规避问题进行研究,以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风险特点入手,创新性的从东南亚、拉美、非洲等不同区域特点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揭示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遭遇政治风险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风险规避策略,旨在找出一条符合中国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有效规避政治风险的跨国经营之路。本文首先谈到政治风险的概涵及相关理论研究,笔者认为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政治风险,通常是由东道国发生的政治事件或政府政策的不连续性所形成的经营环境的变化,从而对跨国企业的赢利及经营目标实现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我国企业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分析,着重介绍了在这些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中遭遇的诸如:反华敌对情绪、恐怖活动、战事动乱与政府腐败以及东道国融资和汇兑困难、歧视性法律法规等原因造成的政治风险。我国境外企业要针对不同发展中国家跨国经营中的政治风险采取对应的规避策略。首先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境外投资立项之前,应该建立对政治风险的评估与监控预警机制。其次,对于规避反华敌对情绪产生的政治风险,一方面中国政府积极利用和平外交等手段,与相关东盟国家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应为东道国基础建设和社会公益多做贡献,提高与当地的融洽度。通过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完善区域、双边和多边投资保护机制规避因战乱以及政权更迭导致的政治风险。投资分散化和融资多元化、本地化,能够解决东道国融资困难和汇兑限制而造成的政治风险问题。此外,我国政府还要在法律、法规和信息服务以及外交手段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而更好的规避政治风险,促进我国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经营更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