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间生命最珍贵,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生命,犹如初升的朝阳、含苞的花朵,将展现明天的希望和未来的辉煌。重视青少年的生命质量,提升他们的生命强度,优化他们的生命意识,应当是社会进步和民族兴盛的标志。事实上,古诗文教学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语文课中学习大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近先哲,用他们健康的心灵世界去影响和规范学生的心理结构。所以古诗文先天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生命教育的宗旨是让人认识人生的意义并实现生命价值,其现实的过程就是使学生懂得如何活,怎样做人,其最终意义就是如何优化生命,美化生命,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现实社会青少年漠视生命的事件层出不穷,青少年情感的冷漠、对生命关怀缺失,使得全球教育界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本文试图从生命教育的内涵、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中学教材中的古诗文是生命教育的重要材料及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几个方面来论述。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最早提出生命教育,我国教育界的许多学者和专家对于生命教育都有不同的界定,但实质上基本一致,生命教育就是关于人的教育,就要引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活出真正精彩的生命。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保存生命的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死亡教育。青少年漠视生命现状:肆意残害动植物生命,残害他人生命,遇挫折选择放弃生命。教师要在古诗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中学教材中的古诗文是生命教育的重要材料: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为生命教育提供了巨大的资源,许多作品充满对时光匆匆、人生短暂的慨叹,教育学生珍惜生命构成的材料——时间。中学古诗文教材所涉及的许多人,他们的生活道路就是不断战胜挫折和磨难、不懈追求的奋斗之路,教育学生珍惜生命,直面逆境。许多古诗文教育人们修身养性、自我完善,要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抱有一种乐观的态度,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要爱国忧民、承担道义,要胸怀壮志豪情,建功立业,施展抱负。许多作品教育学生不仅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只是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唤醒学生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友善相处的生存意识。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利用古诗文进行生命教育要遵循以体验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符合中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加强诵读,与文本对话;要知人论世,与作者对话;要思考体悟,与现实接轨;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生命教育;同时,教师自己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为学生作出榜样。结语:教育应关注学生的生命,语文教师更要有崇高的使命感,肩负起给下一代打精神底子的重任。语文教师应该从教育教学的实践本身出发,在教学中教育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欣赏自己进而欣赏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学生行为的导航灯,要用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撑开一片蓝天,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健康的成长,使他们的生命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