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钱子在治疗风湿痹症中的配伍减毒增效实验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在治疗风湿病中制马钱子和生地黄与熟地黄的配伍,检测这样的配伍对制马钱子毒性和药效的影响。   方法:(1)测量在本次试验中所使用制马钱子的士的宁含量(2)通过急性毒性实验,研究在此含量士的宁的情况下用改良寇氏法测定本批制马钱子的LD50。(3)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分别用生地黄与熟地黄以不同比例与制马钱子配伍,研究它们各自对制马钱子的减毒率,测出各比例的LD50。(4)通过药效学实验,分别测定生地黄与熟地黄以不同比例和制马钱子配伍的抗炎、镇痛结果,研究它们和制马钱子配伍后对制马钱子的药效的影响。   结果:( 1 )本批制马钱子的士的宁含量为士的宁 14 . 43mg/g ,马钱子碱4.79mg/g。(2)在此含量下的制马钱子的 LD50为66.43mg/kg。(3)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为马生 1:221,马生 1:27.7,马生 1:33.4 的 LD50分别为 98.4、106.17、76.56 mg/kg;马熟1:222,马熟1:27.7,马熟1:33.4 LD50分别为103.57、105.30、91.93 mg/kg。减毒率=(配伍后的LD50-制马钱子LD50)/制马钱子LD50,计算得马生1:22,马生1:27.7,马生1:33.4的减毒率分别为44.98%、56.43%、12.80%;马熟1:22,马熟1:27.7,马熟1:33.4的减毒率分别为55.9%、58.5%、38.3%。(4)实验结果表明生地黄和熟地黄均对制马钱子具有显著的减毒效果,并且显示生地黄、熟地黄和制马钱子配伍熟地黄在一定范围内随其比例的增大呈现有规律的增大,跨过某个比例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生地黄和熟地黄对制马钱子毒性影响基本相同。( 5)在生地黄与熟地黄以不同比例和制马钱子配伍后对制马钱子的抗炎和镇痛结果具有增强效果,具有协同作用,但实验表明并不是随着比例的增加成线性相关。   结论: 生地黄与熟地黄与制马钱子配伍通过急性毒性、药效学实验研究,综合分析认为:生地黄与熟地黄对制马钱子有显著的减毒作用;对制马钱子具有增效作用,差异不显著。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那么什么是数感呢?所谓数感就是一种数学素养,就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感觉、感受乃至感情,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数与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理解数的意义,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
  目的:评价熄风化痰祛瘀方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为临床进一步扩大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
信息技术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课程。  一、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在理解中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不人云亦云,能多角度,多方位,多途径地思考问题。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者的思维要灵活,不要苛求答案的整齐划一。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允许学生在课堂上提一些“离奇古怪”的
  目的:本课题立足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旨在通过实验研究,观察炎克康方对机械损伤加混合菌液致慢性盆腔炎血清中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子宫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