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老无所依》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orby2897028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马克.麦卡锡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其声誉享誉海内外。他的小说视角主要集中于美国西部和南部,其后启示录风格的小说注重探讨人类存在价值和当下的人类生存环境。这些作品深入人心并引起了人们对生存状态的思考。其代表作之一《老无所依》出版于2005年,由于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性缺失的描述,该作品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者通过故事叙述意在揭示社会的混乱状态,从而唤醒人们心中的道德。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视角来分析小说。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对人类存在产生威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由于异化的影响,人类从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积极的主体变成了受支配的消极的客体。这种现象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充斥于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在这部小说中,主要人物和其周围环境处在异化的状态中。作者试图通过对异化世界的客观呈现唤醒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该论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作者及《老无所依》和这部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第二章详细叙述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及其重要的异化结果和异化的原因。第三章是异化在小说中的体现。人物异化分析包括机械化的冷血杀手安东和被边缘化了的警长贝尔。同时这章也将分析社会异化中的暴力现象。暴力充斥着整部小说,并且暴力也是异化的重要体现,小说中的暴力和当时美国社会中的暴力对整部小说的异化分析尤为重要。《老无所依》中异化的原因将在第四章中阐述,主要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美国价值观。社会环境指的是混乱的美国边境和病态的社会。美国价值观原因是指道德沦丧和宗教缺失。第五章揭示异化的结果和异化在社会中的反映。通过以上分析最后一章得出结论,社会仍然处在异化状态之中,人类存在岌岌可危,人们迫切需要反思人性和道德。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