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otypic Variation in Grain Quality Traits Among Mutants of Japonica Rice Cultivar Wuyujing3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产与优质协调已成为我国稻作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经由三十多年的籼改粳,江苏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粳稻生产基地,其产量常年仅次于黑龙江,是南方优质粳稻的主产区。然而,外观品质差,尤其是垩白米率居高不下是本稻区稻米生产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研究以江苏优异粳稻品种武育粳3号的112份突变体为材料,研究了产量构成及品质指标的基因型变异,旨在筛选获得品质与农艺性状均衡突变体,为稻米品质研究提供特异种质材料。  测定分析了如下产量及理化性状:(i)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单位面积粒数;(ii)外观品质指标包括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垩白粒率和不完整米率;(iii)碾磨品质指标包括糙米率、精米率和碾磨度;(iv)营养品质指标包括直链淀粉、总淀粉及蛋白含量。主要结论如下:  (1)在产量结构上,112份突变体产量的变异范围为2.15-12.49 t/ha,均值为6.4 t/ha。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异范围分别为251.32-712.89、27.52-152.2和17.08 mg-25.93 mg,均值分别为339.23、84.88和22.42 mg。单位面积粒数的差异是其产量变异的主要来源,贡献率为94.7%。  (2)在品质性状上,112份突变体垩白粒率和不完整米率的变异范围为.67%-73.33%和10.64%,均值为15.7%和3%-38.02%。粒长、粒宽、粒厚及长宽比的变异范围分别为4.26 mm-5.17 mm、2.31 mm-3.07 mm、1.86 mm-2.18 mm和1.48-2.03,均值分别为4.84 mm、2.8 mm、2.03 mm和1.73。糙米率、精米率和碾磨度变异范围分别为79.16%-85.24%、65.29%-72.9%和13.91%-19.42%,均值分别为83.71%、71.04%和15.36%。直链淀粉、总淀粉和蛋白含量的变异范围为12.44%-19.93%、73.23%-81.59%和4.75%-7.53%,均值为16.92%,76.99%和6.15%。  (3)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垩白粒率与精米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碾磨度呈显著正相关。糙米率和精米率与碾磨度呈显著负相关。总淀粉和蛋白含量与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碾磨度呈负相关;但直链淀粉含量以其他品质性状的相关不显著。  (4)按照低垩白粒率、低直链淀粉及蛋白含量适中等优质粳稻的要求,从中选择出D12W031、D12W202、D12W060、D12W091和D12W177等25份突变体作为稻米品质研究的特异种质材料。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和人工气候箱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赤霉素(GA3)、激动素(KT)、G-ABA、S-AB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甜菜幼苗生长点,筛选出促进甜菜当年抽薹的有效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最佳剂量;利用脱落酸(ABA)、马来酰肼(MH)等生长物质处理经过温光诱导当年抽薹的甜菜幼苗,筛选对当年抽薹逆转有效的生长物质种类和剂量;并通过相关同工酶活性分析、同工酶电泳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探讨甜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