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国家建设与执政党自身建设之间存在的政治逻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工作重心的转移,于1980年出台《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于2016年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本文认为,以《准则》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过程,实质上是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为前提,以克服执政危机为主要任务,以实现长期执政为最终目标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国家建设与执政党自身建设之间存在的政治逻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提出工作重心的转移,于1980年出台《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于2016年出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本文认为,以《准则》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过程,实质上是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为前提,以克服执政危机为主要任务,以实现长期执政为最终目标的管党治党实践过程。政党适应性理论研究的是政党这一主体能动地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不断克服环境危机从而捍卫核心利益的能力。制度化建设是政党强化适应性的重要保障。本研究旨在运用政党适应性理论,通过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执政环境危机,以及《准则》作为执政党对于环境变化的回应、其内容导向性的差异,探讨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与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两份《准则》的相继出台、完善党内法规制度化建设并强化政党适应性,以克服执政危机、应对长期执政考验。本文核心观点是:“新形势”寓意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变化,具体包括党情、国情与世情,而非仅指目前党内存在的组织危机;不同时期的执政环境危机倒逼中国共产党以出台《准则》的方式推动政党适应性变革,在克服党内危机的前提下凝聚改革共识、巩固合法性基础并捍卫已取得的执政地位。对中国共产党而言,不同时期其所面临的执政形势存在鲜明差异:十年浩劫后,发展党内民主、平反冤假错案与扩大执政绩效并追赶国际步伐成为执政党面临的紧迫任务;而当下执政党亟需整治管党治党宽松软现象、严惩腐败并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准则》对执政党强化适应性的作用在于:一,适应克服党内危机的需求。增强党内凝聚力是出台《准则》的内在动因;二,适应外部执政环境的变化。凝聚改革共识、推动政策调整以巩固合法性基础是出台《准则》的外部动因;三,适应长期执政的核心目标。巩固长期执政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利益,也是两份《准则》相继出台背后的深层逻辑。《准则》共同推动执政党的自我革新、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从而适应政党现代化转型需求,应对长期执政考验。实现自我革新可视为西方政党适应性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另一种表述。本文认为,两份《准则》的文本内容存在继承性与创新性,但1980版《准则》的实际效力已经为2016版《准则》取代;《准则》作为执政党主体对于环境变化的回应,其内容变化也反映执政环境的变迁。当下仍需进一步推动政党制度化,完善党内决策层与社情民意的沟通反馈渠道、以提高政党对于环境变化的监控能力;并推动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体系相衔接、提高党的依法执政能力;同时仍需强化制度的执行力,以此增进政党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其他文献
文章以我自己的艺术创作《城市之蛇》作为出发点,最初是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进而将日常生活中的细微感触通过作品来放大。当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生活的启示,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与生活的分界逐渐消失。随着社会大众知识的累积,艺术也成为知识的反应,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有人意识到并有本领表现出来,而另一些人并未意识到其艺术特质和灵性所在。艺术与生活之间并不存在神秘的鸿沟,艺术是现实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的能动反应。
现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中,流派众多,群星璀璨,许多艺术家已经脱离了传统的架上绘画方式,不在局限于画布,不在以画笔描绘现实的世界,而是去找寻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新型材料来表达艺术的本质以及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德国现当代艺术大家昆特·约克以独特的创作材料,鲜明的精神指向性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引人注目,独树一帜。本文将在昆特·约克艺术作品中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上扩张性的变化和鲜明的精神指向性着手,结合时代发展背景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的重要载体,是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一直重点关注的领域。步入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以及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居住功能和周边设施配套的数量、质量与种类均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加剧了区域间的差距,合理的设施配置对消灭区域差距,提升居民居住幸福感,实现社会公平、区域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
证券监管执法的行政和解是行政和解制度在金融证券领域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为应对随之不断涌现的各类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合理运用公平高效的行政手段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规制已成为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现实需求。2019年4月24日,中国证监会与高盛(亚洲)等相关机构就行政相对人涉案行为达成行政和解,这是我国自2015年《行政和解试点实施办法》试行以来对证券监管执法行政和解制度的首次实践
本文是基于作者为国际跆拳道联盟研讨会所做的口译而撰写的实践报告。2019年8月4日,中国国际跆拳道联盟辽宁省协会承办“2019国际跆拳道联盟研讨会”,译员在此次研讨会中负责联络口译,口译任务包括跆拳道技术交流,故宫参观,晚会宴请等活动,总计时长1小时。要求口译员具备联络口译能力及熟悉跆拳道领域的相关知识。本次口译任务具有较强的双向性、非正式性及自发性特点,这体现了联络口译任务复杂性的特征。多重任务
本文将从“经济制裁能否成功说服或强迫一个禁运国家改变其地缘政治行动”这一问题出发,阐释经济制裁对国家外交政策和经济的影响,经济制裁只有以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方式加以实施才能奏效。本文还将努力证明,制裁并不总是对被制裁的国家有害,它们也可能对制裁发起国有害。本文将以实证分析为基础,以提供直接、可验证的数据为实践目标,加强经济制裁工具的理论基础。除了对过去的案例进行研究之外,本文将集中在俄罗斯的案例上。
经济增长和空气污染有着紧密的关系,空气污染问题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但反之,空气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经济造成损失。空气污染能够通过人口健康、劳动力流动、农牧业、政策治理等方面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定量评价了2003-2017年间285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污染和经济增长的发展状况,然后利用285个城市2003-2017年间共15年的经济社会指标和PM2.5浓度的面板数据,将空气污染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通讯技术的跨越式进步,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当前,在世界各国个性化学习成为了教育改革的热点,如何去提供更便捷的、高精度的个性化学习成为了难题。教育信息化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借助新技术新媒体去辅助高中地理学习是符合教育的发展趋势。首先,通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高中地理学科移动学习在个性化学习方向的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一个独特的现象:通灵信仰。这一信仰的主要特征,是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并且在世的人可以通过灵媒,与亡者的灵魂沟通。灵媒多数都是女性,这是因为女性被认为在天性上更适合承当这一媒介。这种与亡灵沟通的实践被称为通灵大会,它是这一信仰的主要组织方式。本文提出的主要问题是,通灵信仰在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历史的演变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们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塑造的?鉴于此,本文采用了跨学科的研
胜海舟(1823~1899),日本近代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与山冈铁舟、高桥泥舟并称为“幕末三舟”。关于胜海舟的研究在日本汗牛充栋,而国内却为数不多。中国国内与胜海舟相关的书籍屈指可数,直接相关论文也仅有几篇。作为日本近代海军之父,足以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的人物,胜海舟拥有多重身份,是一个十分立体的人物,但国内的先行研究不仅量少且角度略为单一,至今为止还未发现关于他的汉诗研究。因此,本文以日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