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宗藩——十五世纪初安南国独立诸因素探析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ac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越南之地,秦朝开始纳入中国政治版图,受中原王朝直接统治达千二百年之久,这段历史被称作“北属时期”或“郡县时代”。公元10世纪,安南都护府管辖区域脱离五代十国之南汉政权统治,独立建国,史称安南国,接受宋、元、明三朝的赐封并朝贡,与中国长期保持宗藩关系。1407年,明成祖朱棣以黎氏篡夺陈朝皇位为由,出兵推翻胡朝统治。1408年,废安南国设置交趾布政使司,再度将安南归入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此后二十年间,安南各阶层展开反抗活动,境内兵连祸结。1427年(宣德二年)明宣宗罢兵,承认安南独立,重归宗藩。  15世纪初安南成功摆脱明朝直接统治、实现主权独立,是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安南民族精神的逐渐形成,从意识形态上将越南视为一个区别于中国的平等独立的国家,刻意割断北属时期中原王朝为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作出的贡献,这是导致了其不断起兵反抗的深层次思想原因;明朝占领安南后未推行移民实边政策,频繁地更换镇守将领,未任用名将张辅镇压叛乱,直接导致军队战斗力消弱,以致安南军队多次以少胜多歼灭明军主力,明朝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是实现主权独立的军事因素;永乐时期明朝因远征蒙古、郑和下西洋、靖难之役等政治运动削弱了国家经济实力,减弱了对安南地区的控制力度,加之安南属明时期经济的不断崛起,为安南人民长期战争提供了强大经济保障,这是实现主权独立的经济因素;安南属明二十年间,明朝推行了诸如经济压榨,过激文化教育,军事恐吓等错误政策,直接激化了明朝与安南人民之间的矛盾,动摇了明朝的统治基础。同时仁宗对形势的错误判断,对反叛势力一再宽容,致使反叛势力发展迅速,控制了安南大部分地区。至此,安南成为明朝沉重的包袱,这直接影响到明朝的内政外交和国内的稳定,明宣宗权衡利弊后决定放弃安南这块领土,这是实现主权独立的政治因素。
其他文献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远古时期就有汉人在东北居住,在每个时期都会有汉人迁移到东北,到清代之前,汉人在东北人口中占的比重依然非常小。在东北的历史舞台上,主角依然是各少
学位
在西方学术发展史上,国家学术机构及其院士制度的出现与近代科学研究的发展程度密不可分,且成为一国学术专业化、职业化和体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西方学术机构及其院士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包括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为主要机构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日本模式。本文通过纵横两方面对日本
近代中国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乃“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表现在中国固有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形成中西交错、新旧杂陈的局面。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