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实践证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而,我国也不例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十分重视城镇化的发展,在传统城镇化模式下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其弊端日益凸显,所引发生态环境问题、社会问题渐趋严重,引起了政府对传统城镇化模式可行性的反思并不断进行调整。因此,在城乡融合的新形势下,我国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核心,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中来,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强调城乡统一规划和产业的融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打破了原有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给农村社区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因此,如何适应新变化,转变治理模式,完善农村社区治理,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农村社区治理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背景,深入研究分析农村社区治理。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主要阐述了新型城镇化背景对农村社区治理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农村社区治理取得的一些成效。分析了现阶段农村社区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领导协调机制不完善,治理偏向管控化,居民参与治理积极性不高,现代化治理手段利用不充分,治理技术亟需创新,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服务难以实现均等化,社会组织发展不完善,治理主体偏单一。然后借鉴国内外治理经验,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更新治理理念,统筹城乡治理;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健全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